金山网讯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今年以来,市发改委狠抓重大项目攻坚,联动各地各部门加强项目“穿透式”调度,咬定“省重大项目三季度全部开工、全年完成投资超百亿”目标,持续强化项目要素供给和协调服务,对省重大项目实行“市县联动+并联审批”,对用地类工业项目审批流程进行系统性再造与协同创新,着力推动京口中储粮、丹阳雅睿等新开工项目“五证齐发”“拿地即开工”。
“五证齐发”展现政府服务加速度
近日,位于京口区新民洲临港产业园的中储粮基地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当天,就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成为京口区首个“拿地即开工”省级重大项目。这一突破得益于市发改委与京口区政府协同创新的“预审+并联”审批模式。
自2024年3月获取项目信息以来,新民洲临港产业园便开始高频次对接企业,开展背靠背洽谈,凭借地理区位、港口物流等优势,仅用3个月时间即签订投资意向协议。
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初期,地块需依法收回已出让土地并重新供应,程序复杂、耗时冗长。市发改委立即牵头成立服务专班,与京口区政府形成市、区联动机制,开创性地实施了“预审+并联”的审批服务新模式。资规部门依法依规、高效运作,不到半年即完成了从土地收回到重新挂牌的全部工作,为项目顺利推进扫清了最大障碍。
协同联动使审批流程进入“秒批”通道
在土地挂牌到签订出让合同的窗口期内,我市住建、资规等审批部门主动担当,对规划、施工图等核心要件进行联合预审,将审批工作做在前头。待土地出让合同正式签订后,审批流程即刻进入“秒批”通道。
各部门依托前期扎实的预审成果,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将原本串联的审批环节变为并联同步进行,最终实现“五证齐发”。
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储粮新民洲基地项目的成功实践,是镇江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的标志性成果,验证了“市级统筹+区级落实+政企协同”模式对破解审批堵点的有效性,也为今后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提前实现投资超百亿元预期目标
在丹阳市,雅睿生物分子诊断设备项目的快速推进,则是“丹阳速度”生动实践。
谈及项目落地过程,吕城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王俊琦说:“去年12月,我们与企业敲定合作事项后,立即指导企业准备评估申请材料,提交市评估委员会办公室后,在当月即完成了市级评估工作。随后,我们创新采用‘模拟预审、拿地即开工’模式,在今年4月提前介入完成项目规划方案和施工图技术审查,确保了项目于今年6月顺利开工建设,较原计划提前了3个月。”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精准服务,将各部门的“接力跑”变为“并联跑”,有效压缩了项目落地周期。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展现了政企协同、高效服务的显著成果。
据了解,丹阳雅睿生物分子诊断设备项目投资方为苏州雅睿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分子诊断及基因检测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主要产品为多种型号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用地13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新建厂房面积6万平方米。2025年6月开工,目前项目部分基础施工中,部分已开始钢结构主体搭建。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12亿元,税收4800万元。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今年市发改委抢抓省重大项目中期调整机遇,加强项目挖掘和对上汇报,推动年度计划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截至9月底,我市的省重大项目已全部实现开工,完成投资102.7亿元,投资完成率91.7%,超序时8.4个百分点,已提前实现了年度建设完成投资超百亿元预期目标。(记者景泊朱婕佘记其通讯员邵莹超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