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有儿子的家庭,最怕的不是儿子娶不到老婆,而是怕好不容易花光了积蓄,给儿子成了个家,过不了两年,甚至两个月就离婚的。 村东头老张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去年刚给儿子办完喜事,三十万彩礼、县城买房、办酒席,老两口攒了半辈子的钱全搭进去了。新媳妇过门才八个月,小两口吵了一架就直接回了娘家。现在离婚证都领了,人财两空。 这种情况现在太常见了。以前农村人发愁儿子打光棍,现在更发愁结了婚留不住。现在的小年轻和过去不一样,一点委屈受不得,说离就离。苦的是父母,一辈子的积蓄说没就没了。 隔壁村老李家儿子结婚时贷款买的婚车,现在离婚了车贷还没还清。前儿媳妇不要车,小两口共同生活时间短,彩礼也要不回来。老李夫妻快六十岁了,还在外地打工帮儿子还债。 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变了。以前觉得离婚丢人,现在无所谓。很多年轻夫妻结婚前了解不够,相亲认识几个月就办婚事。真正生活在一起才发现合不来。加上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多,两地分居也是离婚的导火索。 农村彩礼年年涨,现在普遍都要二十万以上。还要在县城有房,有车。很多父母为了儿子结婚,欠下一身债。本以为成了家就完成任务,谁知道婚姻这么脆弱。离了婚再找更难,二婚的彩礼也不便宜。 王婶的儿子前年结婚,去年离婚。现在相亲见了好几个姑娘,对方听说离过婚都不太愿意。有个姑娘直接说,头婚都过不好,二婚更难。王婶整天愁得睡不着觉。 年轻人离婚苦的是父母。很多老人六七十岁还在工地干活,就为帮儿子还结婚欠的债。有的老人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儿子单身。至少不用背债,日子过得轻松些。 现在农村离婚率确实高了。镇上民政局办理离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的结婚证还没捂热就来换离婚证。工作人员都见怪不怪了。 网友“岁月静好”评论:“现在年轻人太冲动,结婚离婚都当儿戏,苦的是父母。”另一位网友“现实很骨感”写道:“高额彩礼压垮了多少家庭,离婚时这些钱都要不回来。”“过来人”留言:“建议设立离婚冷静期,让年轻人慎重考虑婚姻。” 各位朋友,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应该改变彩礼习俗,还是加强婚前教育?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