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在迪拜坠机,印媒:美国负全责 印度国产“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的坠毁事故,其调查结果虽未正式公布,但印度国内舆论已迅速将矛头指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美国。MCN双量进阶计划 日前包括《今日印度》、《经济时报》和《印度斯坦报》在内的多家印媒纷纷发文,将这起事故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提供的发动机(F404)扯上关系。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坠毁原因是什么 简单来说,印媒的逻辑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以“第18新闻频道”、《经济时报》和《印度斯坦报》为代表,暗示GE的F404发动机可能存在隐患,质疑其能否承受战机的高强度机动; 另一派则以《今日印度》、《印度时报》为主导,其论调更侧重于指责美方“态度不友好”,批评美国在发动机交付问题上拖延怠慢,影响了“光辉”战机的正常部署与维护,间接导致了安全隐患。 一夜之间,美国似乎成了印度舆论中应对此次坠机事故负责的“外部元凶”。 但事实上,只要我们关注过印度国产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史,这口黑锅还真不一定能甩给美国。 “光辉”作为印度独立后自主研发的首款国产战斗机,其立项之初配套的动力系统,本来是国产“卡弗里”发动机——这是印度燃气轮机研究院从1986年开始研发的动力装置,原本是用来希望证明印度有能力跻身世界航空工业精英俱乐部。 但现实却无比尴尬,印度严重低估了研发先进航空发动机的难度: 一方面,印度燃气轮机研究院目标设定过高,直接要求“卡弗里”的性能对标法国“阵风”战机所使用的M88-3发动机; 另一方面,在项目立项时,印度航空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仅有修理和组装战机的有限经验,几乎是从零开始。 而现代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涉及单晶涡轮叶片、陶瓷基复合材料、双合金整体叶盘等上百项关键技术,每一项都需要材料学、工艺工程学和长期的测试数据积累,而这恰恰是当时印度航空工业几乎空白的领域。 更离谱的是,印度政府还提出了“卡弗里”发动机全面国产化的任务指标,要求发动机从设计到材料生产工艺都要立足于印度本土研发机构和企业。 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最终印度国防部在2014年不得不正式承认“卡弗里”发动机研发计划失败;2024年,硬撑了10年的印度选择向美国低头,采购通用电气的航空发动机(F404)作为“光辉”战机的动力核心装置。 其实要说起来,通用电气也够意思了。除了发动机(F404)交付慢一点以外,通用电气还向印度转移了另一款发动机(F414)80%的技术。 就这,印媒居然还能“光辉”坠机的账算到通用电气头上,只能说印度这“甩锅”技术属实独步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