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11月22日,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圆满收官。记者23日从文博会组委会获悉,本届文博会展览规模超8万平方米,吸引逾1500家文化企业参展,举办各类活动126场,达历届之最。三日累计接待观众12万人次,意向交易与签约金额达149亿元,成果丰硕,彰显出长三角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展览格局全面升级“1+6”布局引领文化新体验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为主题,本届文博会构建了“综合发展+六大专题”的“1+6”展览体系,以机制创新推动内容提质,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全业融合的文化嘉年华。
其中,综合发展板块汇聚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精华,展现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共进的整体实力。数智体验成为本届展会亮点,上海文广集团打造“慎余里”光影秀体验区、上影集团展示《浪浪山小妖怪》等成果与AIGC短剧探索;上报集团“IP星链工场”首次亮相。
同时,上海各区及重点企业以VR、XR、MR技术串联起沉浸式观展动线,从静安区全息投影演出空间,再到临港“触碰未来”MR“云游”大足石刻,文化产业的科技融合成果集中呈现,勾勒出“文化+科技”的生动图景。
江苏展团带来全球首款支持HDR10的AR眼镜“雷鸟Air4”,引领“口袋电视”视觉革命;浙江展区有宇树科技机器狗互动与昆虫世界VR体验,展现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安徽非遗鱼灯舞、黄梅戏、庐剧等20余场演出轮番登场,紫云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2个新兴业态园区集中展示,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
平台功能持续深化构建高效产业对接机制
以行业活动、招商、对接为抓手,本届文博会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行业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从“展示价值”到“合作价值”的跨越。文博会期间,江苏省达成签约项目38个,金额超百亿元;浙江省文化“新三样”产业推介活动现场签约重大项目30个,共计金额40.15亿元。云南省签约项目3个,金额达1661万元,彰显出文博会作为区域文化产业“催化剂”的强大功能。
同时,一系列经贸对接活动成效显著。例如,文博会期间举行的中外文旅出海经贸对接会吸引17家东南亚文旅机构参与,涵盖文旅景区、酒店管理、投资公司等领域,推动国内策划规划、沉浸体验、内容制作等优质服务“组团出海”,共同开拓跨境项目市场,达成意向合作金额3000万元。
大文创对接会精准链接供需双方,汇聚各地文投集团、博物馆及快消、美妆、科技装备等知名品牌作为需求方,与现场设计师、IP版权方、非遗技艺传承人及生产制造商进行深度匹配,打通从IP授权、创意设计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为解决文创领域同质化困境提供了创新思路,现场意向金额500万元。
沉浸产业交易会聚焦前沿业态,组织十余场次的精准对接,吸引了来自文旅地产、商业空间、文化演艺、科技应用等领域的专业买家,与一批在艺术展览、夜游夜娱、扩展现实、主题娱乐等领域的优质沉浸式项目企业,就景区提升改造、文博场馆升级改造、存量资产盘活等方面需求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
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构建文化产业生态新范式
本届文博会系统推进“文旅商体展”联动,以文化为核心、以展会为枢纽,构建起跨领域、长效化的产业生态体系。
在展会首日,文博会推出的《长三角畅游护照》正式开通,联动全域150个景区景点、演出剧目,推动“一次消费、全年畅游”;现场发布的《长三角文化消费指南》与集章打卡路线吸引数万观众热情参与。
在业内看来,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虽已落幕,但其推动区域协同、促进产业创新、激活文化消费的平台效应将持续释放。未来,长三角文博会将持续深化“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广大市民打造“文化消费”的嘉年华,为文化产业搭建专业对接与价值实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