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每年有几万中国人去非洲,为何去了就不想回来?非洲姑娘说出原因。据说,每年都有好几

每年有几万中国人去非洲,为何去了就不想回来?非洲姑娘说出原因。据说,每年都有好几万中国人去往非洲,其中还有不少人去了就不愿意回来了,为什么会这样,非洲姑娘有话要说,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非洲大陆上,中国人总人数估计在100万到200万之间,这数字不是凭空来的,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所的报告,长期在那边工作、经商或者定居的中国人已经超过百万。每年新去的人数呢,大概几万到十来万,主要跟着中非贸易和投资的脚步走。商务部数据说,2023年中非贸易额冲到2821亿美元,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400亿美元,这里面不少项目需要人手,从基建到矿业,全靠这些中国人填坑。像南非有30多万中国人,尼日利亚、安哥拉也到处是中国人开的店或工地。不是每个人都一去不回,但确实有不少人签了短期合同,结果一干就是几年甚至一辈子。 这波移民浪潮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那时候中国派了几万工程人员去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坦赞铁路,合同到期基本都回国了。但他们留下的印象不一样,当地人觉得中国人靠谱,能干活儿。这老本吃到现在,2000年后国内经济腾飞,非洲市场正好对得上。国内工厂多,竞争狠,一个普通技工月薪五六千,勉强够用;去非洲呢,同样的手艺能当技术主管,住带泳池的别墅。麦肯锡报告说,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回报率能翻好几倍,尤其在农业、基建这些国内卷到死的领域。像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建轻轨,肯尼亚蒙内铁路绕赤道半圈,这些项目拉动就业,也带出一堆中国人自己创业。不是官方大叙事,就是普通人背包一扔,揣着点积蓄就上路了。 为啥去了就不想回?说白了,钱和机会是主菜。国内内卷严重,年轻人996加班,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一个小生意得跟成千上万对手抢。非洲不一样,很多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没人碰的空白地带多。一个在深圳开网店被挤没活路的家伙,跑到肯尼亚卖手机壳充电宝,就能月入过万。本地需求旺,电力不稳,廉价中国货正好对路。另一个例子,湖北的刘珏把老家茶叶运到摩洛哥,一开始卖不动,后来改配方浓点,当地人爱喝,现在一年赚几个亿,还带几千户茶农一起分羹。这不是吹牛,商务部西亚非洲司报告里有类似案例,农产品贸易占中非总额七百多亿。去非洲的中国人多是中小企业主或打工仔,起步成本低,工人一天工资不到两百块,开辆皮卡跑业务,比国内电动车还省。孙哥开矿的说,那边空气干净,没雾霾,高尔夫一打两百块搞定,日子过得松快。 生活节奏也拉人。国内睁眼闭眼就是工作,不敢病不敢停,像陀螺转着。到了尼日利亚,生意忙归忙,但下午四五点本地员工准时收工,你也能锁门喝一杯,周末开车去海边转转。BBC报道过一个20岁农村小伙陈卓,毕业不考研,直接去非洲干活儿,说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但干着干着发现那边机会多,不用天天卷。网友评论里也说,非洲好山好水好空气,竞争小,赚的钱实打实,能养活一大家子。不是每个人都这样,但这种从紧绷到松弛的切换,一尝就上瘾。 当然,不是光鲜一面。安全问题悬着剑,抢劫敲诈常见,官员腐败也烦人。几乎每个中国店铺都偷过东西,半夜警察盘查证件,语气生硬。华人社区得用高墙铁丝电网围起来,像堡垒似的。回不去的滋味,谁尝谁知道。但即便这样,成就感还是压过风险,从底层爬到雇主,街坊点头敬意,这在国内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