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英国BBC中文网今天(11月24日)写道:“本月因高市早苗‘台湾有事’的言论引发

英国BBC中文网今天(11月24日)写道:“本月因高市早苗‘台湾有事’的言论引发的纷争,使得‘政冷经热’有可能转变为‘政经俱冷’的新局面。中国短短几天之内,报复措施频密——暂停日本水产进口、停止牛肉进口磋商、发布旅游和留学警告。”   暂停日本水产进口的措施,这对日本渔业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日本水产厅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常年吸纳日本近三成的水产品出口,其中高端品类如北海道扇贝、金枪鱼的对华出口占比更是超过五成。   像青森县的鲭鱼养殖户,每年有80%的产量都要销往中国,如今订单突然中断,冷库已经开始堆积存货,不少中小养殖户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日本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紧急召开会议,却想不出任何替代方案,只能眼睁睁看着损失扩大。   紧接着,中国宣布停止日本牛肉进口磋商,这一决定直接打乱了日本农林水产省的年度计划。日本牛肉在华市场刚打开局面,2024年对华出口额突破了300亿日元,和牛等高端产品更是成为中产阶级消费新宠。   原本双方正在磋商扩大检疫准入品种,打算把宫崎县的和牛也纳入出口清单,现在磋商暂停,这些计划全部搁浅。日本和牛养殖协会会长在接受采访时难掩焦虑,称这会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市场份额面临流失风险。   随后发布的旅游和留学警告,虽然不具备强制性,但对日本相关产业的冲击同样不容忽视。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的海外游客来源国,2024年赴日中国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贡献了近2万亿日元的旅游收入。   京都、大阪等地的民宿业者已经感受到了寒意,11月下旬的预订量环比下降了40%,不少旅行社开始取消既定的包机计划。留学方面,中国留学生占日本外国留学生总数的40%,这些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是许多日本语言学校和大学的重要收入来源。   日本经济产业省试图淡化影响,称会通过开拓其他市场来弥补损失,但现实情况远比他们设想的复杂。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消费能力,不是东南亚或欧美市场短期内能够替代的,以水产品为例,欧盟市场的准入标准比中国更严格,而东南亚国家的购买力又有限。   日本工商界的反应最为激烈,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立即约见外务省官员,要求政府妥善处理与中国的关系,避免经济问题进一步升级。丰田、索尼等大企业也私下表达了担忧,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都超过了20%,生怕局势恶化影响自身业务。   其实“政冷经热”的模式本就脆弱,政治层面的矛盾迟早会传导到经济领域。过去几年,中日贸易额虽然保持增长,但政治互信的缺失让这种增长缺乏稳固基础,高市早苗的言论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日本政府现在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要顾及国内右翼势力的情绪,另一方面又承受着工商界的巨大压力。首相官邸召开了多次紧急会议,却始终拿不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只能在外交辞令上打太极,试图缓和局势却又不愿明确纠正错误言论。   中国方面的态度很明确,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余地。反制措施的出台,既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必要手段,也是对日本方面发出的强烈信号,警告其不要在敏感问题上越界。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场风波带来的影响也在逐渐显现。日本药妆店的货架上,原本热销的中国游客专属套装开始滞销,不少商场的中文导购面临裁员风险。而在中国国内,一些日系品牌的门店客流量也出现下滑,消费者的选择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经济联系紧密,“政经俱冷”的局面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但要扭转这种局面,关键在于日本政府能否正视历史,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   如果日本方面继续一意孤行,中国的反制措施可能还会升级,到时候受损的就不只是几个行业,而是整个中日经贸关系。希望日本政府能认清形势,及时悬崖勒马,避免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这才是对两国人民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