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拍摄于上海博物馆宋元明清青铜器特别展出
孔雀明王是佛教密教中的重要本尊之一,密号为佛母金刚。
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名号与起源
• 名号:梵名音译为摩诃摩瑜利罗阇,汉名又译孔雀大明王,也称大孔雀明王菩萨、佛母大孔雀明王等。
• 起源:其起源有“佛祖化身”和“阿育王与孔雀王的融合”两种学说。汉传佛教与东密认为其是大日如来、释迦牟尼佛的化身,藏传佛教视其为佛母五大明王之一。
宗教角色
• 密教四大法门之一:以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的孔雀明王法,为密教四大法门之一,是可消除鬼魅、毒害、恶疾的修持法门。
• 佛母五大明王之一:孔雀明王是佛母五大明王之一,不空将其作为诸佛之母般若的代表,强调其降伏诸魔、息止灾变、护持佛法及国界的功能。
形象特征
通常为一面四臂的菩萨形,身呈白色,穿白缯轻衣,头戴宝冠,有璎珞、耳珰、臂钏等装饰,驾金色孔雀。四只手臂从右至左分别持敷莲花、俱缘果、吉祥果和孔雀尾,分别象征敬爱、调伏、增益、息灾。
主要典籍
主要记载孔雀明王的佛教典籍是《孔雀明王经》,存在诸多译本,如东晋帛尸梨密多罗译《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唐义净译《佛说大孔雀咒王经》、唐不空译《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等。
信仰影响
孔雀明王信仰在印度古代就非常盛行,传入中国后,在汉传密教、滇密、藏传密教中都受到高度重视。在日本,孔雀明王修法是东密四大法之一,平安时代以来,因其护国性等特点备受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