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抓得好!近日,深圳海关关员巡逻时,发现一女子的长裙不对劲,一般长裙会很自然的下垂

抓得好!近日,深圳海关关员巡逻时,发现一女子的长裙不对劲,一般长裙会很自然的下垂,可这名女子的长裙鼓鼓的,特别是臀部周围,比普通人大了2圈,且走路神色紧张,关员果断将其拦下,核查后果然发现问题,在女子黑色长裙内发现用红色、白色塑料袋捆扎的疑似活体鱼2袋,共计229条。     深圳海关最近又抓了一起奇葩的走私案,一名女子试图把活鱼偷偷带入境,结果被海关当场识破。     事情发生在罗湖口岸,这名女子穿着一条黑色长裙,本来裙子应该自然垂下来,但她的裙摆鼓鼓囊囊,臀部比平常宽出两圈,走路的时候还不断摸裙摆,神情慌张,老练的海关关员一眼就看出不对劲,上前拦下检查。     结果一检查,吓了一跳,裙摆里居然藏着两袋活鱼,足足 229 条,全是平鳍鳅科鱼类,这类鱼属于我国明令禁止携带入境的品种。     海关当场打开包装,水晃动,鱼在里面乱游,一股浓烈的腥味扑面而来,每条鱼只有手指长,腹部有吸盘状结构,可以牢牢吸附在物体表面。     经过技术鉴定,这些鱼是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物种,一旦入境可能对本土生态造成严重威胁。     很多人会觉得,“几条小鱼而已,没啥大不了吧?”可实际上风险非常大。     平鳍鳅科鱼常见于亚洲山区溪流,外形特别、能吃藻类,所以很受观赏鱼爱好者欢迎。     但如果这些鱼非法进入国内,它们可能带入寄生虫或病原体,还可能逃逸到自然水域,抢食本土鱼类资源,甚至传播疾病,破坏本地生态链。     更让人担心的是,女子这种“人体藏鱼”的手法危险得很。她把装鱼的塑料袋绑在裙摆内侧,全程忍着不适闯关,一旦袋子漏水,不仅鱼会死,还可能引发卫生问题,简直是拿自己和公共安全当赌注。     海关透露,这类案件越来越多。     2025年以来,全国查获的非法入境观赏鱼已超过 1.2 万尾,同比增长 37%。走私手法也越来越隐蔽,不只是长裙夹层,还有把鱼装进特制防水容器、伪装成日用品等,但海关早有防备,通过“X光机智能预警+检疫犬嗅觉+关员人工排查”的“人机犬”联合模式,筑牢了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根据我国规定,未经审批携带活体水生动物入境,最高可罚货值30%,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     事件在网上曝光后,网友们纷纷点赞海关关员的眼力:“这裙子根本不是裙子,是‘移动鱼缸’!”“幸好被截住,否则本土鱼可惨了。”“观赏鱼再好看,也不能碰法律和生态底线。”     同时也提醒大家,出境旅行别心存侥幸,禁带物品一定要遵守规定,否则轻则罚款,重则坐牢。     这件事说明,国门生物安全一点都不能松懈。哪怕是小鱼、小乌龟,看似无害,也可能成为生态的“隐形杀手”。     海关严格把关,不仅是执法,也是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希望每位旅客都能主动申报携带的动植物及其制品,别让一时的侥幸酿成不可挽回的生态损失。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