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和曾经的老师朱教授在事故率信息透明度上看法一致。我觉得问题根源不是车的加速快不快,不是刹车水平如何,不是马力大不大,不是长得是否性感,也不算是宣传是否一些夸张。这些都可能是小问题,但法规来管理微观的小问题是大炮轰蚊子,蚊子太多太细碎,是管理不精准的。管多了市场就死板了,有副作用。让车型事故率和赔付率透明化,让危险的车、容易事故的车、容易坏的车,保费自然高。绝大多数人们知道趋利避害,保护自己的安全和钱包。(附上美国汽车市场对一些信息公开。很多人没意识到,披露统计数据,不是企业个体的利益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就像航空公司的整点率。)少数的人愿意冒一些风险?可以。得加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