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五莲,几位从河南来的风电工人每天都在赶工,第一天的时候忙的水都不够喝了,只好上当地大姨家里要了点。大姨看到这些和自己孩子一样大的工人,决定每天到工地送饭,包子、葱花饼各种花样送了9天,甚至还有自己在夏天抓的知了猴! 2025年11月的山东日照五莲县,风已经带了凉意。 后逊峰村57岁的卢桂花像往常一样在家收拾,院门外传来几个男人客气的声音,是附近工地上的工人,说想讨点热水泡方便面。 卢桂花敞亮地应着,烧开水的功夫和工人们搭话,才知道他们是12个从河南过来架设高压线的工人,刚到工地没几天,带的水不够,午饭就靠凉面饼子对付。 她端水出去时,正好看见一个工人咬着干硬的饼子,嘴角还沾着碎屑,另一只手攥着矿泉水瓶。 那一刻,卢桂花心里一揪,这几个工人的年纪,和她在外打工的儿子差不多大。 “你们别在这儿对付了,明天中午我给你们送饭过来。”卢桂花没多想,张口就应了下来。 工人以为她只是客气,连连摆手说不用麻烦,可第二天中午12点,卢桂花真的提着保温桶出现在工地。 桶里是刚烙好的热饼,还有一锅炖得软烂的鸡肉,连汤带肉冒着热气。 从这天起,卢桂花的生活多了一项固定安排。 天刚蒙蒙亮,她就会去自家菜园割些新鲜蔬菜,回到厨房就开始忙活,蒸包子、烙葱花饼、炖大锅菜,换着花样准备12个人的饭菜。 中午时分,她总会准时出现在工地,保温桶里的饭菜永远冒着热气。 工人们过意不去,几次要把饭钱塞给她,都被她轻轻推开,只是低头整理保温桶的带子,说着让他们趁热吃。 没过几天,工地要往远处挪,离卢桂花家足有几里地。 工人们想着这下总不能再麻烦她了,没想到中午时分,又看见卢桂花骑着电动三轮车,顶着寒风慢慢过来,车上的保温桶用厚棉被裹得严严实实。 她不光送饭,还会跟工人们唠几句家常,问他们适应不适应这边的天气,叮嘱他们干活别太拼。 送了第五天的时候,卢桂花的保温桶里多了个搪瓷盘,里面是金黄酥脆的油炸知了猴。 工人们不知道这东西的金贵,只觉得香,直到后来跟村里人道谢时才知道,这是卢桂花夏天夜里摸黑拾的,装在矿泉水瓶里冻在冰箱,要等过年待客才舍得拿出来的硬菜。 12个工人围着搪瓷盘,你一个我一个,嚼着酥脆的知了猴,都觉得嘴里的香味里,还有别的滋味。 卢桂花没把送饭当回事,直到有天去赶集,邻村的人跟她说“婶子你火了”,她才知道工人们偷偷拍了视频发上网。 原来工人们觉得过意不去,又没法报答,就想把这份心意让更多人知道。 11月22日,工程到了收尾的日子,工人们特意去镇上的超市,按老家走亲戚的规矩备了礼物,有沉甸甸的猪后腿、一筐新鲜鸡蛋,还有几箱牛奶和火腿肠。 他们提着东西送到卢桂花家,刚要放下就被她拦住。 几个汉子站在院坝里,红着眼眶不肯走,坚持说这些东西必须留下,在他们心里,早就把这位山东大姨当成了亲人。 临走时,工人们跟卢桂花约好,下次再来五莲干活,一定到她家,给她包顿热乎乎的饺子。 卢桂花站在门口挥手,看着他们的车走远,转身回厨房收拾,看见灶台上还放着早上没吃完的红薯,又想起了那几个咬着凉面饼子的工人,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对卢桂花来说,她只是给12个“像儿子一样的年轻人”做了几顿热饭,可对那些河南工人来说,这个山东大姨的保温桶,装着的不只是热乎的饭菜,还有在他乡最踏实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