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49年,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吴荣森,已经引起了特务的怀疑,他察觉到危险后

1949年,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吴荣森,已经引起了特务的怀疑,他察觉到危险后,正准备撤离时,却收到一份十万火急的情报! ​​没人知道,吴荣森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西南站已经整整三年。他原本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抗战胜利后,目睹反动派撕毁和平协定、大肆迫害进步人士,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经组织批准打入敌人核心部门。 窗户外的皮鞋声越来越近!吴荣森刚把伪造的离职申请塞进抽屉,指尖还沾着墨水,就听见敲门声——不是约定的三下轻叩,而是急促又沉重的两响,这是紧急情报的信号。他心一沉,特务已经盯了他三天,办公室的电话被监听,上下班都有人“护送”,再不走就真的没机会了。 可当他打开门缝,看到情报员小李额头上的血窟窿,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团揉皱的纸,瞬间忘了撤离的念头。“吴哥…快…敌人要炸兵工厂…还有…抓捕名单…”小李话没说完就倒在他怀里,身后传来特务的吆喝声。吴荣森赶紧把人拖进屋里,关上门的瞬间,瞥见小李口袋里露出的半截铅笔——那是西南联大的纪念款,是他们当年一起参加学生运动时互赠的信物。 展开纸条,密密麻麻的字迹刺得他眼睛发疼:国民党西南站计划深夜炸毁重庆兵工厂,还列了三十多个进步人士的名单,天亮就动手抓捕。兵工厂是抗战后好不容易重建的工业命脉,那些进步人士里,有教他读书的教授,有一起印发传单的同学,要是情报送不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他摸了摸抽屉里的撤离路线图,心里像被刀割似的。撤离,他能活下来,可那些人、那个工厂,就全完了;留下,特务已经怀疑他,稍有不慎就是死路一条。吴荣森盯着小李逐渐冰冷的手,想起三年前入党时的誓言:“为了人民的解放,随时准备牺牲一切。” 他咬了咬牙,把路线图揉成纸团塞进嘴里嚼碎——拼了! 他迅速把情报抄在一张极小的烟纸上,塞进钢笔笔帽的夹层里,又换上一身普通职员的衣服,故意把办公桌弄得凌乱,假装临时外出。刚走出办公楼,两个特务就跟了上来:“吴秘书,去哪儿啊?站长让你马上过去一趟。” 吴荣森心里打鼓,脸上却装得镇定:“家里老人生病,请假回去看看,站长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 特务显然不信,伸手就要搜身。吴荣森突然抬手看表:“再耽误就赶不上医院探视时间了,要是出了岔子,你们担得起?” 他故意提高音量,利用保密局内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规矩唬住对方。果然,特务犹豫了,互相递了个眼色,没敢硬拦,只远远跟着。 一路上,他绕了三个菜市场,穿了五条小巷,趁着特务被人流冲散的瞬间,钻进一家不起眼的书店——这是地下党的联络点。老板看到他递过来的钢笔,眼神一亮,迅速把笔帽里的情报取出来。“你赶紧走,我已经安排好了退路。” 老板压低声音说。 可吴荣森刚走出书店后门,就看到那两个特务追了上来。“站住!果然有问题!” 特务掏出枪对准他。吴荣森撒腿就跑,身后的枪声不断响起。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情报送出去了,死也值!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巷口突然冲出几个穿着便衣的同志,对着特务开枪,掩护他撤离。 后来,在情报的指引下,兵工厂被成功保护,三十多位进步人士也安全转移。而吴荣森在同志的掩护下,辗转回到了解放区。有人问他,当时明知道危险,为什么不选择撤离?他指着胸口的党徽,眼眶泛红:“我放弃留学,不是为了苟活,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安心读书、安稳生活。那些特务以为靠暴力就能阻挡解放,可他们永远不懂,信仰的力量,比枪杆子更硬!” 反动派总想用监视和屠杀扑灭进步的火种,可像吴荣森这样的地下党员,就像暗夜里的星星,哪怕身处险境,也始终坚守信仰,用生命传递光明。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战绩,却在敌人的心脏里默默战斗,用智慧和勇气为解放事业铺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