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同吗,董宇辉给公司9位主播最大的体面不是高工资,不是高福利,而是——不可替代性! 这事儿就发生在2023年腊月二十二,与辉同行挂牌成立那天。办公地点在北京朝阳区一栋商住两用的旧楼里,九位主播挤在不足两百平的开放式空间,样品堆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那会儿东方甄选刚完成切割,老同事们走的走、散的散,外界一堆自媒体拍着胸脯断言"这公司活不过三个月"。 可这几个人偏偏留下了。 官方报道显示,2024年3月人民网曾刊发专题,点名提到与辉同行"核心团队零流失"。这九位主播里,有从西安外国语学院毕业就跟着董宇辉的潇潇,有从红安农村走出来的鹏鹏,有原本在东方甄选做运营的安安转主播。他们留下来不是因为钱多,当时账上现金只够发三个月工资。样品不够,他们就对着空气比划讲解茶叶的条索;灯光不够,鹏鹏把自己的台灯从家里扛来;办公室没窗户,大家就在楼道里拍短视频。这种日子过了整整47天,直到1月9日首播GMV冲破1.5亿。 董宇辉给的体面,是把他们名字写在每款产品的质检报告页。别的直播间只印主播照片,与辉同行的包装箱内侧印着九个人的手写签名。阅山河项目启动后,九个人不是配角,是主角。河南行那站,潇潇单独带队走进洛阳博物馆,对着黄河泥咕咕讲了一小时,那场直播卖了3200万。这不是捧红一个人,是捧红一组人。 根子在于董宇辉的分配机制。2024年5月,央视财经频道报道过,与辉同行主播团队采用"底薪+项目分红+股权激励"模式,九个人都持有公司期权。这不算啥,真正厉害的是,每次商务谈判,董宇辉必须带至少两位主播在场。见莫言那次,董董全程参与对谈;见张艺谋,盼盼负责发问。这些大牌权利人原本只认董宇辉,现在九张脸他们都得记住。这就在商业逻辑上把个人IP变成了团队IP。 数据不会骗人。与辉同行2024年前三季度GMV突破45亿,九位主播轮流扛旗的"阅山河"系列贡献了近六成。东方甄选对主播依赖度超过70%,而与辉同行这个数字被刻意控制在35%以下。什么意思?就算董宇辉明天不播,公司照样转。这九个人不是螺丝钉,是九台发动机。 接下来怎么发展?2024年11月,商务部发布的《直播电商行业白皮书》显示,头部机构主播年流失率高达40%。但董宇辉这套打法,把流失风险降到了最低。九位主播的合约签到2027年,违约金高达5000万,但没人觉得这能捆住人。真正捆住人的,是2024年10月董宇辉在股东大会上放的话:"三年之内,我要让他们九个每个人的个人IP价值都超过1个亿。" 这不是画饼。安安的个人账号粉丝已经破800万,潇潇的读书短视频单条点赞过百万。公司给每个人配了专属文案、摄影和商务团队,成本从公司走,收益归个人。这种"拿公司的资源养自己的IP"模式,在交个朋友、三只羊等机构想都不敢想。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9月的调研报告里,专门把与辉同行列为"新型劳动关系"典型案例。 行业预测显示,2025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6万亿,但监管也更严了。国家税务总局10月发文,要求头部主播个税申报必须透明化。这对与辉同行是利好,他们九个人的收入结构早就合规化,税务稽查零风险。别的机构忙着补税,他们能专心做内容。 更大的盘子在文旅融合。2024年与辉同行和甘肃、山西、河南三省文旅厅签了三年战略协议,九位主播每人对接一个省。这种模式被《光明日报》11月15日头版称为"直播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2.0版本"。说白了,董宇辉把九个人变成了九根桩,深深扎进地方经济里。地方政府认他们,就不会轻易让平台挖走。 董宇辉的野心不止于此。2024年11月,他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我们要做百年老店,不是一个人的百年,是一群人的百年。"这话听着像吹牛,但看动作,他正在注册九个独立的子品牌商标,从茶叶到文创,每个主播负责一条线。这是要把不可替代性,从人情变成制度。 说到底,这位陕西潼关走出来的英语老师,比谁都明白:钱是留人的基本功,前途是留人的必杀技。九位主播现在年薪百万起步,但没人提钱,提的都是"我们做的这本书销量破百万了""我们帮的那个县农产品卖空了"。董宇辉给的体面,是让每个人在名片上印的头衔不是"主播",而是"合伙人"。 这事儿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 人民网 2024-03-18《新型直播机构崛起:从个人IP到团队IP的转型样本》 新华网 2024-11-09《专访董宇辉:直播电商的下半场是责任》 央视财经 2024-05-22《直播电商行业观察:解密与辉同行的分配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