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籍华人20号吐槽:自从中日关系紧张后,日本邻居见面招呼都不打了,而且和自己小孩

美籍华人20号吐槽:自从中日关系紧张后,日本邻居见面招呼都不打了,而且和自己小孩关系好的日本小朋友的父母,见到了直接假装不认识的呢。说好的“礼仪之邦”,其实骨子里还是“知小礼而无大义”,平时鞠躬哈腰的客套都是表面功夫,一旦涉及所谓的 “立场”,连基本的人情世故都能抛到脑后! 上周三下午放学,我家孩子抱着新买的恐龙玩具,跑到隔壁门口喊那个日本小朋友的名字,结果门开了一条缝,孩子妈妈探出头看了一眼,没说话又把门关上了。孩子站在原地愣了半天,回来问我:“妈妈,为什么小志不理我了?”我当时心里堵得慌,却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国家关系这种复杂的事。前几天更夸张,我早上出门忘带钥匙,正好看到日本邻居在院子里收拾东西,想喊他帮忙看一下门等老公送钥匙,结果他听见我声音,直接转身进了屋拉上窗帘。我站在楼道里,脸上火辣辣的——之前他家孩子发烧,我还帮忙送过退烧药,现在连这点小忙都不肯帮? 后来跟几个在美华人朋友聊起,他们也遇到类似情况:有的日本同事突然不一起吃饭,有的超市碰到假装没看见。我开始想,日本的礼仪到底是什么?平时讲究的“不给别人添麻烦”,难道只适用于关系好的时候?一旦涉及所谓“立场”,连人情味都能丢掉?这根本不是礼仪,是戴着面具的表演。 更讽刺的是,日本媒体还在宣传“国民素质”,说多么有礼貌。可现实里,在美华人经历的这些事,就是最好的打脸证据。国家关系紧张,就要牵连无辜邻里?连孩子的纯真友谊都要牺牲?我现在不知道怎么跟邻居相处,总不能主动问为什么变了吧?每次看到孩子失落的眼神,心里就难受。这种“寒意”何时能过?邻里情分真抵不过“立场”吗? 我觉得这反映了日本民族性格的极端性:平时友善,遇“大事”立刻划清界限。这种实用主义礼仪不是真礼貌,是自我保护手段。“远亲不如近邻”,在他们眼里可能只是随时丢弃的“社交道具”。希望国家关系缓和,让孩子重新一起玩,邻里恢复正常相处——人与人的感情,不该被政治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