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1月23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宣布,乌代表团已抵达日内瓦,并与英、法

11月23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宣布,乌代表团已抵达日内瓦,并与英、法、德三国国家安全顾问举行了会谈,后续还将会见美国代表团,称会谈氛围“积极务实”,目标是争取可持续的公正和平。 但叶尔马克没提的是,会谈结束当天,顿涅茨克前线的乌军排长米哈伊尔收到的命令是“死守三天,补给最快后天到”——可他手里的弹药只够撑一天半。他在战壕里给妻子发消息:“如果我没回来,告诉儿子,爸爸不是逃兵。”战壕外的雪地里,昨天牺牲的战友还没来得及掩埋,零下7度的风刮得脸生疼。 欧盟说的1800亿援助,看着数字吓人,可那些承诺的炮弹,到现在只到了三分之一。不是欧洲不想给,是真的造不出来——德国莱茵金属厂的工人每天加班10小时,产能也只比去年多了20%。这背后,到底是欧洲工业的短板,还是大国之间藏着别的心思?没人能给出明确答案。 美国的28点计划更像是一道最后通牒。要乌克兰放弃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不能加入北约,领土按现有战线划分。泽连斯基不敢公开拒绝,私下却跟亲信抱怨:“接受了,我就是乌克兰的千古罪人;不接受,下个月连士兵的冬装都发不出来。”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乌克兰地图,那些被标红的沦陷区,像一道道伤疤刻在上面。 基辅郊区的安娜大妈,最近发现临时棚屋的塑料布开始漏风。她每天走两公里挑水时,都会路过原来的家——那栋被炸塌一半的房子,现在长满了荒草。孙子的临时学校在废弃超市里,每天早上老师都会问:“谁家里今天有热汤喝?”举手的孩子越来越少。 我觉得,这场冲突到现在,已经不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人的事了。大国们在日内瓦谈的“和平”,可能只是他们眼里的平衡,却没考虑到安娜大妈想让孙子上学的愿望,也没考虑到米哈伊尔想活着回家的简单诉求。那些援助和计划,更像是把乌克兰绑在战车上的绳子,越拉越紧。 接下来的会谈,美国会给泽连斯基什么新条件?乌克兰的冬天还能熬过去吗?那些没到位的炮弹,到底能不能及时送到前线?这些问题,比叶尔马克口中的“积极务实”更值得关注。毕竟,真正的和平,不是谈出来的口号,是老百姓能安心吃饭、孩子能安稳上学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