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名女子经营着一家鞋店,每次晚上下班回家前,她都会把经常投喂的流浪猫叫进店里,因为冬天外面的天气非常冷,她希望小猫能够在店里温暖地睡觉。 11月的山西,夜里的风刮起来像刀子,裹着寒气往骨头缝里钻。 晚上八点多,临街的店铺陆续关了门,卷闸门拉下的声响在巷子里回荡。 只有李姐的鞋店还亮着一盏灯,卷闸门半掩着,她正站在门口,朝墙角轻声喊:“咪咪,进来啦,外面冷。” 墙角的阴影里,一团小小的身影动了动,先是探出头看了看,确认是李姐后,慢悠悠地蹭过来,顺着她的脚边钻进了店里。 这是只三花流浪猫,开春时就常在店门口晃悠,李姐看它可怜,偶尔会放些猫粮在门口。 入了冬,天气越来越冷,她看着小猫每天缩在墙角发抖,心里实在不忍,从半个月前开始,每天打烊前都要先把它叫进来。 店里靠里的角落,专门腾出来一块地方,放着个铺了厚软垫的纸箱子,那是李姐给小猫搭的窝。 她先走到窝边摸了摸,确认垫子还是暖的,又转身去货架下拿了猫粮碗,添了满满一碗粮,再把装清水的碗换了新水。 旁边的小塑料盆里铺着猫砂,是她特意从宠物店买来的,每天都会清理干净。 小猫进来后也不闹腾,先凑到碗边吃了两口粮,又喝了点水,然后就慢悠悠地走到自己的窝边,蜷成一团。 它好像知道这是别人给的容身之处,从来不会跳上货架碰鞋子,也不会把猫砂弄得到处都是。 有一次李姐整理货架,不小心把一双帆布鞋碰掉在地上,小猫正趴在窝边,只是抬头看了看,丝毫没有要凑过去挠抓的意思,安静得像个懂事的孩子。 李姐收拾完店里的账目,又检查了一遍门窗,才走到角落看了看。小猫已经闭着眼睛睡着了,呼吸均匀,小爪子藏在肚子底下。 她没把店里的灯全关掉,特意留了头顶那盏瓦数不高的灯,光线刚好能照到猫窝,不至于让小猫在黑夜里害怕。 后来有顾客来买鞋,偶然看到角落里的猫窝,问起缘由,李姐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天冷,让它避避寒。” 消息慢慢传开,不少人特意绕到她的店里来,有的是来买鞋,有的只是想看看这只被细心照料的小猫。 有人把店里的场景拍了视频发到网上,网友都留言说这是“全网最暖猫窝”,还有人开玩笑说这猫是“隐形店长”,帮着招揽生意。 李姐没太在意这些,她还是每天打烊前把小猫叫进来,添粮换水,留一盏灯。 她从没说过要收养这只猫,也没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只是觉得天冷,给小家伙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是件顺理成章的事。 她多花的不过是些猫粮钱和每月几十块的电费,可换来的是小猫安稳的睡眠,还有街坊邻里提起她时,那句“李姐人真好”。 很多时候,善意就是这样简单,不是非要捐多少钱,也不是非要做多大的事,可能只是给流浪的小动物一口吃的,一盏发亮的灯。 就像李姐和这只小猫,一个愿意多花点心思照料,一个懂得安分守己不添乱,这份双向的温柔,在冬夜里格外暖心。 这世上的温暖从来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是些细碎的善意凑起来的,关爱不分大小,行动胜过言辞,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