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获爆满,据报道,2025年迪拜航展上,我国斩获1662架飞机订单。 总价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订单量和国际影响力远超以往,其中联合飞机集团的1600架重载工业级无人机大单是重头戏。 订单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等地,涵盖油气、基建、物流、应急等多个行业,显示中国无人机已成为全球工业级市场的重要玩家。 联合飞机集团这次拿出的全是硬核产品,能被各国抢着下单,靠的就是实打实的性能。 就说那台全球首发的铂影 T1400 重载无人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能到 1.4 吨,有效载荷足足 650 公斤,相当于 10 台中型无人机或者上百台小型无人机的运力,以前很多工业场景里无人机运不动、跑不远的难题,这台机器一下子就解决了。 在中东的沙漠油田里,要给偏远的钻井平台送设备、运物资,以前靠车辆或者直升机,不仅成本高,遇到沙尘暴还容易耽误事。 而铂影 T1400 在 5000 米海拔、高温沙尘环境下都能稳定作业,载重 500 公斤的时候能飞 2 小时,载重 200 公斤更是能续航 8 小时,完全能满足油田日常运维的需求。 还有那款 TD550 共轴无人直升机,在海拔 5000 米的高原地区还能载重 120 公斤,续航 2 小时,不管是非洲的高原基建工地,还是中东的山地油气管道巡检,它都能派上用场。 这些无人机可不是花架子,早就有实实在在的应用案例证明了自己。在阿联酋,联合飞机已经和当地的配送平台合作。 用 Q20 无人机搞起了送餐服务,用户下单后,无人机能自主起飞配送,就算遇到当地高温高湿的天气也能稳定运行,这可是中东低空物流的一次大创新。 在沙特的油田里,中国无人机早就开始干活了,之前翼龙系列无人机在沙特累计飞行超过 5000 小时。 在高温、沙尘暴这些恶劣环境里照样靠谱,现在联合飞机的重载无人机来了,能直接给油田运设备、送配件,把以前需要几天的运输时间缩短到几小时,大大提高了油田的运营效率。 非洲朋友对中国无人机更是情有独钟,因为咱们的产品真正解决了他们的刚需。非洲很多地方道路不通,农业生产效率低,医疗物资送不进去,而中国无人机正好补上了这些短板。 在南非的甘蔗地里,中国无人机能在 3 米高空精准喷洒农药,一天能覆盖 170 公顷土地,相当于几十个农民的工作量,不仅省了人工,还减少了农药浪费。 在加纳,无人机已经成了偏远地区的 “生命使者”,以前从配送中心送血液制品到农村医院要走几小时山路,现在用无人机几十分钟就能送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让非洲国家心甘情愿地选择中国无人机,这次迪拜航展的订单,就是对这些成功案例的最好认可。 中国无人机能拿下这么大的订单,绝不是偶然,而是多年技术积累和精准市场定位的结果。 全球工业级无人机的专利申请量里,中国占了 61%,从电池、飞控到传感器,很多核心部件咱们都能自己造,这就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性价比。 比如咱们的无人机电池,能在零下 40 摄氏度到零上 60 摄氏度的环境里稳定工作,能量密度也越来越高,这在中东的高温和非洲的高寒地区都特别实用。 而且中国无人机不只是卖设备,还能提供全场景的解决方案,比如给油气行业做巡检规划,给农业用户做种植指导,这种 “一站式服务” 让客户用得放心。 对比以前的国际市场,这次的订单更显珍贵。以前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主要被美国、以色列的企业垄断,尤其是高端重载领域,基本没中国企业的份。 2023 年的时候,中国对沙特的工业无人机出口量才刚同比增长 217%,而现在一次航展就拿下 1600 架订单,这说明中国无人机已经从追随者变成了竞争者。 要知道 2023 年迪拜航展上,波音、空客拿的都是客运飞机的大单,而咱们中国在工业级无人机这个细分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这种突破太振奋人心了。 300 亿元的订单背后,是中国低空经济的崛起,更是 “中国制造” 向 “中国智造” 转型的成功。 现在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年产能达到 45.8 万架,占全球总量的 57.6%,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这些无人机不仅能干活,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比如无人机培训、运维服务,给很多国家创造了就业机会,这种共赢的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和中国合作。 而这份成绩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它证明了只要咱们坚持自主创新、深耕市场需求,就一定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无人机的惊艳表现,只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一个缩影,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 “中国造” 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