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1月22日,南非约翰内斯堡。 韩国、墨西哥、印尼、土耳其和澳大利亚宣布组成“中

11月22日,南非约翰内斯堡。 韩国、墨西哥、印尼、土耳其和澳大利亚宣布组成“中等强国联合体”。 李在明,埃尔多安等人发表“中等五强联合声明”,强调恢复多边主义的重要性。 这五个国家,都是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的中等强国。 韩国、墨西哥、印尼、土耳其、澳大利亚,没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大国,但在各自地区都有两把刷子:韩国的半导体、汽车产业全球能排上号,印尼是东南亚人口和资源大国,土耳其扼守欧亚非枢纽,墨西哥靠着美国市场搞制造业,澳大利亚有矿有农不愁吃饭。 可尴尬的是,它们再强也扛不住大国的影响力,以前要么跟着美西方跑,要么在大国之间摇摆,想独立自主却没底气,经常被夹在中间受气。 就拿土耳其来说,埃尔多安早就想搞 “战略自主”,一边买俄罗斯的 S-400 导弹,一边又不想得罪美国,结果被美国踢出 F-35 项目,两头不讨好; 韩国更是被美国绑在军事同盟里,驻军、军费问题闹得鸡飞狗跳,想拓展对华贸易又怕美国不高兴;澳大利亚以前跟着美国反华,结果被中国暂停了不少农产品、矿产出口,经济损失惨重,后来又不得不悄悄缓和关系。 这些国家慢慢发现,单靠自己跟大国掰手腕,纯属以卵击石,只有抱团才能形成合力,让大国不敢轻易拿捏它们。 再看它们喊的 “恢复多边主义”,听着冠冕堂皇,实则是对当前大国博弈的 “无声抗议”。 现在全球格局越来越分裂,美西方搞阵营对抗,拉着盟友搞小圈子,动不动就逼其他国家 “选边站”,要么跟我走,要么就是我的敌人。 这些中等强国最怕的就是这个 —— 一旦被绑上某一方的战车,就得跟着制裁、对抗,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的经济和民生。它们想要的 “多边主义”,本质上是 “不选边站的自由”:能跟美国做买卖,也能跟中国搞合作; 能从俄罗斯买能源,也能跟欧洲搞贸易,不想被单一大国控制,想按自己的利益做选择。 而且这五个国家凑一起,还能形成互补优势。 印尼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韩国有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澳大利亚的农产品、矿产能对接其他国家的需求,墨西哥能承接北美市场的产业转移,土耳其能当欧亚非的物流枢纽。 它们抱团之后,既能在贸易上互相捧场,减少对大国市场的依赖;又能在国际事务中互相背书,比如在联合国投票、地区热点问题上协调立场,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比如以前澳大利亚在对华贸易上单打独斗,现在有了印尼、韩国这些伙伴,就能一起跟中国谈合作,底气也足了不少。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 “中等强国联合体” 看着热闹,能不能长久还得打个问号。 这五个国家的利益诉求其实差别挺大:韩国更在意半岛安全和对华贸易,土耳其想当伊斯兰世界和欧亚地区的老大,澳大利亚离不开资源出口,墨西哥满脑子都是对接美国市场,印尼想在东南亚当龙头。 利益不同,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而且它们都跟美西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澳大利亚、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友,真要让它们跟美国对着干,恐怕也没那个胆子。 所以这个联合体更像是一个 “利益共同体”,而不是 “军事同盟”,平时互相帮衬着争取利益可以,真到了大国施压的关键时刻,能不能拧成一股绳还不好说。 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本身就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全球多极化真的来了,中等强国不再甘心当大国的 “配角”,开始主动争取自己的地位。 以前全球格局是 “大国说了算”,现在中等强国抱团之后,就能在大国之间形成一个 “缓冲带”,制衡单边主义和阵营对抗。 对中国来说,这也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些国家都主张 “不选边站”,跟中国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有契合之处,而且它们都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比如印尼是 “一带一路” 的重要节点,韩国、澳大利亚跟中国的贸易额都很高,这个联合体的成立,有利于打破美西方的围堵,让全球治理格局更公平、更合理。 说到底,这五个中等强国凑一起搞联合体,不是想挑战大国地位,而是想在大国博弈中 “自保” 和 “求发展”。 它们不想被美西方的阵营对抗绑死,也不想成为任何一方的棋子,只想靠着抱团取暖,争取更多的自主空间和发展利益。 这也说明,时代早就变了,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越来越不得人心,就算是中等强国,也敢联合起来说 “不”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