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统一过程中会不会有台湾部队起义?说实话,台湾目前20多万部队,志愿兵16万,其他都是义务兵,义务兵的服役时间是4个月,四个月在大陆新兵基本刚下连队,就结束了,哪来的战斗力,因此台湾的实际可战兵力也就10几万人,这十多万人的部队要起义的概率是0。
海峡两岸风起云涌,统一大势如潮水般涌来,总让人琢磨那些岛上部队,会不会在某个转折点上突然变脸,掀起什么波澜?
台湾从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从秦汉时候就纳入中央管辖,清朝还设了台湾省,管得明明白白。1945年抗日打赢,日本投降,台湾光复回归祖国怀抱。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残部退到岛上,但这不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的基本事实。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从那起,两岸就开始走交流合作路子。经贸上,两岸贸易额超10万亿人民币,台湾投资大陆项目上万家,来大陆工作生活的台湾同胞超百万。这些年,大陆经济总量稳坐世界第二,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2025年国防预算继续增长,确保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底气更足了。
两岸军力对比一目了然,大陆全面领先,台湾军队却问题一大堆。台军名义上21.5万多人,但志愿役主力才15.3万左右,2024年上半年就降到15.2万,比2021年少近1.2万。义务役呢,2024年1月起延长到一年,但首批入伍才6700多人,远没达到预期。适龄青年不少通过上大学或找民职工作拖延服役,征兵站常常空荡荡的。 部队设施老旧,维修钱不够用,训练场泥土飞扬,缺少现代模拟设备。装备上,防空导弹和通信工具供应不稳,前线单位零件一拖就停训,仓库清点总有缺口。2025年预算显示,好多作战单位人员不到80%,基层军官忙着补位,没空搞战术演练。这支队伍在统一进程里,扛不住对抗,更多是“台独”路子走不下去的写照。
志愿役本该是骨干,可流失越来越严重。2024年,早退人数1565人,比2020年的401人翻了四倍多,不少人宁愿罚钱也走人。基层士官家庭压力大,岛内企业工资高,转行做物流或民航的不少。空军飞行中队讨论对岸情报,散会后就收拾东西办手续。连队夜班哨兵少,值班负担重。 军官学校招生惨淡,2025年报考人数大减,青年学子志愿表上军校选项直接划掉,转工程专业。装备缺口放大训练问题,金门阵地组装防毒面具,零件不够用胶带凑合。通信老化,演习时信号断,指挥员重发指令,士兵跑腿传纸条。2025年汉光演习,陆军模拟防御,坦克中途燃料不够,维修队推车上。 海空军跑道检查仪表,导弹库存少,全套科目完不了。基层训练常草草结束,新兵拆枪零件掉,捡起检验就收工。调查说,八成多士兵对实战任务不积极,先管后勤事,像清营区运物资。指挥层摊地图标对岸动静,散会查仓库记缺口。这样的模式,集体力量聚不起来,官兵多顾眼前事,躲高风险活。在统一压力下,部队适应现实,起义这种高度协调的事儿,基本没戏。
义务役训练更成问题。2024年前是4个月,2024年1月起变一年,但首批新兵8周基础课后,大多去守设施或后勤,基本任务。志愿役背负主战,义务役补位,但整体战斗力上不去。大陆新兵4个月刚下连队,基本适应环境,台湾这4个月役期,训练浅尝辄止,哪谈得上实战能力。实际可战兵力,就志愿役那10几万,志愿役还流失严重,单位满员率78.6%,前线更低。 2025年上半年,志愿兵降到15.2万,总现役15.3万,远低于授权。征兵人数2025年比前年少一大截,街头聊当兵,大家绕着走。大学生直言,不愿上前线,为“台独”拼命更没门儿。军官学校冷清,志愿表不填军队项。部队内部事多,士兵受欺负,装备不全,通信防毒面具标准配发不到位。领导层愁资源少,基础训练敷衍,新兵想早点了事。
本质上,这队伍凝聚力弱,大家顾自家日子,早脱身不冒险。起义得有共同信念和向心力,可现实把这些理想砸碎了。部队里谁都看清,谁也没不切实际的念想。面对大陆演习压力,大家偏现实,保命第一。 历史上有些地方类似局面,部队避冲突,和平过关,台湾现在氛围也像。统一讨论中,台军心态变了,士兵面对现实,盘算未来。转折点上,不会起义,也没那能力。更大可能是自保不掺和,让事儿平稳落脚。统一趋势不可挡,台湾部队会选合理出路,少无谓损耗,把个人家庭放首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