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本专家警告!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分析师熊野英生:如果这样的中日关系持

日本专家警告!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分析师熊野英生:如果这样的中日关系持续1年以上,即使没有2.6万亿日元,也将减少2万亿日元以上的中国游客消费,对于日本的旅游产业,特别是地方经济将造成巨大冲击。 这位精准预判过日元贬值和GDP瓶颈的经济专家熊野英生,他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这次戳中了日本经济的软肋——对中国游客的深度依赖。 2025年1-9月748万人次的赴日规模占外国游客总量的24%,更是消费能力的天花板,人均消费约1.3万元人民币,是欧美和韩国游客的2.3倍,相当于每个中国游客都带着“行走的提款机”属性,撑起了日本旅游消费的半壁江山。 这种依赖早已渗透到日本地方经济的毛细血管。京都街头那些琳琅满目的和服租赁店,过去十个客人里有八个是中国人,如今三成店铺都挂起了停业招牌,一千两百多个靠租和服、做造型谋生的从业者直接丢了饭碗。 冲绳那霸机场的免税店更夸张,大陆游客的消费额占了整体四成,之前门庭若市的免税柜台现在经常空无一人,连带周边的便利店、小吃摊生意都凉了四分之一。 大阪心斋桥、东京银座这些热门商圈的免税店,七成销售额都靠中国游客支撑,中日关系紧张后客流量骤降六成,17家连锁药妆店接连关门,光这一块就蒸发了11亿日元的税收,相当于地方政府少了一大笔用来修公路、建学校的资金。 这还只是商圈实体店铺的直接损失,中国游客的缺席更是让日本旅游相关产业陷入连锁反应。东京股市里,资生堂股价因担心失去中国游客红利下跌11.4%,迅销公司股价跟着跌了6.9%,东京迪士尼运营公司、全日空控股这些巨头也没能幸免,股价纷纷显著下滑。 要知道,每减少100万中国游客,日本就有5.7万人面临就业危机,这对于老龄化严重、就业市场本就紧张的地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那些靠接待中国旅行团生存的小型酒店、家庭旅馆,还有地方上的小型航空公司、巴士公司,本就利润微薄,现在没了中国游客,不少老板只能选择关门大吉,曾经热闹的温泉小镇、海滨度假区变得冷冷清清。 日本想靠其他国家游客弥补损失简直是杯水车薪。东南亚游客虽然数量能凑一凑,但人均消费远不如中国游客,欧美游客的消费能力也只有中国游客的一半不到,就算把这些游客数量翻倍,也填不上2万亿日元的消费缺口。 而且中国游客的消费结构特别“解渴”,2024年日本免税销售额中38%都是化妆品、药品这些高利润易转卖的商品,这些正是地方零售业最依赖的收入来源,而其他国家游客更倾向于低消费的观光体验,根本带动不了相关产业。 日本不少地方为了接待中国游客,专门培训了中文导购、开通了支付宝支付,现在这些投入都打了水漂,就像精心准备了一桌宴席,结果客人没来,只能自己看着冷菜冷饭发愁。 回顾历史就知道,中日关系一旦紧张,日本旅游业必然遭殃。之前钓鱼岛事件后,中国赴日游客大幅下降,日本旅游业用了好几年才缓过来,现在依赖度比当年更高,损失自然也更大。 熊野英生说的2万亿日元损失,相当于日本GDP的0.36%,对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日本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地方经济本就靠旅游业撑着,没了中国游客的消费,地方税收减少,公共服务跟不上,年轻人更不愿意留在本地,只会陷入“游客减少-经济衰退-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这种冲击可比表面上的店铺倒闭严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