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2025年11月26日是第11个全国心力衰竭日。目前,我国心衰患者已高达1210万,且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如何早期发现“心衰”,有效预防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提醒。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老年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医师邢俊武介绍说,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长期“磨损”心脏,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或心室舒张受限,最终出现“泵血不足”或“血液瘀滞”的症状。心衰早期症状很隐蔽,容易被当作“老了没力气”或“感冒”,但只要留意以下信号,就能早发现。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以下6个信号应引起足够重视。
1.活动后气短:以前能爬3层楼,现在爬1层就喘,或散步10分钟就觉得“气不够用”;
2.乏力:连拿筷子、穿衣服都觉得累;
3.咳嗽:干咳为主,平卧时加重,坐起来会缓解;
4.水肿:先从脚踝开始,按压有凹陷,早上轻、晚上重;
5.尿量减少:白天尿少,晚上尿多;
6.胸闷心慌:总觉得“胸口压了块石头”,心跳得快(每分钟超过100次)。
邢俊武介绍说,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预防“心衰”首先要先管好基础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是心衰的“导火索”。此外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戒烟限酒,二是低盐饮食,三是适度运动,四是控制体重。平时要注意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等是心衰最常见的诱发因素,需及时增减衣物,接种流感疫苗。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如大怒、大悲,情绪激动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
通讯员杨璞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