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亿邦动力“2025产业互联网年度大会”将于12月3日在北京开幕,会议主题定位于“解锁新周期”,聚焦产业AI等年度话题。与此同时,天津市于11月11日印发了《加快数据标注产业发展促进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建成10个以上自动化数据标注平台,在20余个重点行业领域推动建设1000个数据集的具体目标。这两件相继发生的行业事件,勾勒出当前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轮廓:垂直数智化产业平台正成为数据要素、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多因素集中领域。
产业互联网新周期:AI与数据双轮驱动
亿邦动力自2018年以来持续举办的产业互联网年度大会,见证并推动了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2019年“燃”的主题,到2024年“供应链变革与AI落地”,再到今年即将探讨的“产业AI、深度价值链、产业出海”,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重心正从交易环节数字化向全产业链智能协同演进。
产业互联网的基本面未变,长坡厚雪,但周期轮换。其原生动力来自数智技术变革、全球化变革带来的产供链变革。今年的会议议程聚焦AI扩能、AI思维、数智产业等前沿话题,震坤行、端点科技、农信数智等产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将分享他们的AI实践。同时,国联股份、中国石油、中铁物贸等传统产业巨头也将对话“做深价值链的N种新可能”,折射出产业互联网正从平台交易走向深度赋能的新阶段。
数据标注产业升级:从原始数据到高质量数据集
几乎同步,天津市发布的行动方案为我们揭示了数据标注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该方案由天津市数据局联合教委、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等十余个部门共同制定,展现了地方政府对数据要素发展和数据标注行业的高度重视。
数据标注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人工智能可以理解和学习的“养料”的关键步骤,就是给图片、视频、文本、音频等原始数据打上标签,便于大模型识别理解,以形成智能服务能力。天津的方案要求到2027年,数据标注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同时,要建设20余个重点行业的1000个数据集。特别是打造100个以上模态丰富、赋能效果显著的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这一方案的重要性在于,它将数据标注定位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就是在搭建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与产业互联网的交叉,就在于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的标注和生产。
事实上,就在当产业互联网深入“产业深处”,数据产业追求“高质量数据集”,两者在垂直数智化产业平台这一个关键点上实现了交汇融合。这种垂直数智化产业平台的特点是:基于行业知识沉淀,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流,通过AI技术实现产业协同效率的提升。作为一个“行业应用商店”,使企业能够构建和测试新产品和服务。该平台连接和整合数字化供应链和流程——从预测性资产管理和生产规划到整个工厂的质量和能源管理。
垂直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模块化。由于采用了模块化平台概念,因此可在公司内逐步实施。这种渐进式实施路径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和风险。这类平台作为一种控制中心,为所有应用和流程提供了透明度。
数据要素化与产业智能化:飞轮效应初显
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正形成双向赋能的“飞轮效应”。有研究数据显示,在对数据质量要求极为严苛的医疗健康领域,通过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标注的医学影像数据集,后续训练的疾病诊断模型准确率可提升超过15%。同时,人工智能应用也反向激发数据价值。据有关机构预测,未来合成数据将取代真实数据成为AI模型所使用数据的主要来源,这不仅能有效弥补真实数据供给的缺口,更能为数据要素市场注入持续的、高质量的源头活水。
当“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这一强大组合的动能释放到实体经济中,将有效赋能千行百业,带来显著的生产力跃升。我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加速“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进程。在智能制造领域,已建成超过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为垂直数智化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国家数据局主办的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近期公布了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本届大赛设置了开放性创新赛道,特别聚焦高质量垂直行业大模型数据集建设,推动大模型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从工业制造到现代农业,从商贸流通到金融服务,12个赛道的获奖项目展示了数据要素在各行业释放的巨大价值。在工业制造领域,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数链融合驱动中国产能柔性新机会”项目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动力心脏—可信数据赋能高端制造全链协同与跃迁”项目荣获一等奖。这些项目展现了数据要素在提升制造业创新研发能力、提高决策科学性方面的巨大潜力。
随着“数据要素×”大赛的推进,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正形成双向赋能的“飞轮效应”。建设高质量垂直行业大模型数据集是发展大模型技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在开放性创新赛道中专门设置建设高质量垂直行业大模型数据集赛题,能够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与丰富应用场景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引导更多行业领域打破数据壁垒,开放应用场景、共享训练数据。另一方面鼓励参赛者基于行业数据集,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
重要抓手:平台创新与政策引导并进
随着“十五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垂直数智化产业平台的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将其与各地方的产业带发展相结合,将成为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对此,未来将着重从技术融合、政策引导和企业出海世界市场开拓等方面入手,切实推进其发展。
技术融合将进一步深化。无论是从产业网络、产业升级转型还是数据要素价值发挥,技术都是重要驱动力,要将技术特别是AI技术落到真实场景中,找到商业化价值。并利用好技术解决现实场景中的各类问题,可以促进技术升级迭代,形成良性循环。
政策引导也需更加精准。企业要把激励政策与自身转型需求结合,形成“政策赋能—技术创新—收益反哺”的良性循环。
最后,垂直数智化产业平台的价值不仅在赋能国内产业转型,更在推动中国产业全球化进程中展现力量。中国企业正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产业链出海”乃至“生态共建”升级。数智赋能,让企业的出海之路越来越出彩。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一座强大的“母港”和一支专业的“护航编队”,为企业远航提供全链条支持和坚实保障。传统制造业的工具化思维,已无法适配海外市场的新需求。垂直数智化平台正开始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垂直数智化产业平台的发展,既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仅是商业模式创新,而是新质生产力在特定产业生态中的形成过程。产业互联网正经历周期轮换。在AI与数据双轮驱动下,垂直数智化平台有可能成为各项新概念落地的主阵地,成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和现实路径。
亿邦智库将持续关注产业互联网和数据产业的发展,报道有关企业的数据治理、创新案例和试验区发展的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