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契约精神!”河南一男子以11.11元秒杀成功小米冰箱,付款后却被告知不发货。面对店铺以“系统配置错误”为由,只愿意补偿30元红包的荒唐回应,他愤怒反问:“把我当要饭的?” 这是近日网络上热议的爆款事件。河南张先生在某电商平台参加小米官方旗舰店的秒杀促销活动,一台正常售价数千元的冰箱突然跳出11.11元的秒杀价,几乎是天降的“白菜价”。毫不犹豫地付款完成后,天真地以为这笔超值买卖即将落袋为安,谁料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一记耳光——商品迟迟不发货,店家以“系统配置错误”为由推脱责任。 “30元红包”作为“补偿”,对比那台冰箱的价值,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张先生气愤地表示:“这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关键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蔑视和对契约精神的漠视!”他还说,自己不是来“要饭”的,不该被这样的无视和欺瞒。这无疑戳中了许多消费者心中的痛点。 网友们的反应异常激烈,许多人表示,“这就是典型的霸王条款,商家遇到错误就推给消费者承担责任”,“电商平台的监管到底在哪儿?”还有网友讽刺,“30块红包根本不是补偿,是摆拍!”而不少人开始怀疑,这种“秒杀失误”背后是否隐藏着“价格陷阱”——利用消费者贪便宜心理,最终玩弄规则。 这起事件暴露出电商行业在促销活动执行和售后保障方面的漏洞。秒杀推广本应是商家吸引顾客的利器,但一旦价格错标却不承担应有责任,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甚至削弱了整个市场环境的公平性。 对消费者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经济损失,更多的是失望与愤怒。毕竟,信任是一种无形资产,当它被践踏的时候,消费者自然要震怒反击。 那么,究竟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平台如何加强监管,明确活动规则和责任划分,保障消费者权益?当契约精神遭遇“系统错误”,谁来守护公平正义? 故事远未结束,正在等待更多声音汇聚,推动这场消费权益的正义“反击”。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秒杀骗局”?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揭开电商乱象的真相,不让“便宜”蒙蔽了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