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断言,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 大概是历届所有的航天员乘组里面,最有口福的了吧,硬生生的比其他乘组多了一飞船好吃的,日子过得太富裕了吧。 事情得从11月14号说起,原本该坐神舟二十号回家的航天员,因为返回舱舷窗被太空碎片撞出裂纹,临时改乘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这就把在轨的张陆、武飞、张洪章三位留在了空间站。 为了给他们补“新座驾”和物资,中国航天16天就完成了应急发射准备,11月25日12点11分,神舟二十二号带着长征火箭的尾焰直冲云霄。 这次特殊就特殊在,飞船是无人状态,拆了航天员座椅、简化了生命保障系统,一下子腾出了装货空间。 你猜怎么着?原本载人的飞船硬生生塞了600公斤物资,光吃的就占了120公斤,足足40种菜品,比之前任何一个乘组的补给都丰盛。 3.5小时快速对接成功后,空间站里那三位的笑脸就通过直播传下来了,估计眼睛早飘向那些贴了彩色标签的食品箱。 其实我去过不少国家的航天中心,早年美国航天员吃牙膏状的肉浆,俄罗斯航天员的黑面包也谈不上精致,就算现在,国际空间站的食品重复率也特别高。 但神舟二十二号带的东西,光热食就有红烧鸡翅、黑椒牛柳,甚至还有能直接用空间站烤箱加热的牛排,这在以前的太空食品里想都不敢想。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细节,考虑到太空失重会让味觉退化,科研人员特意备了川味辣椒酱、叉烧酱这些重口味调料,连餐后甜点都有巧克力和奶油蛋糕。 不过最戳人的还是年货部分,离春节就俩月,飞船里塞了用特殊保鲜技术处理的生鲜果蔬,保质期能到45天,算着日子刚好能让他们在太空吃上年夜饭。 有人说这是“中国妈妈式投喂”,我倒觉得这是航天实力的温柔体现——要是没有16天应急发射的硬技术,哪有底气在太空搞“美食补给”? 要知道,天舟货运飞船从8小时对接缩到2小时,现在连载人飞船都能改成“货运版”,这种灵活度,全球也就中国能做到。 这些食物不光是填肚子,更是给航天员的心理支撑,就像他们把物资固定在空座椅上的设计,既保证飞船平衡,又透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温度。 明年巴基斯坦航天员就要来中国空间站了,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尝到更丰富的中式美食。 从牙膏状食品到太空年夜饭,航天食品的升级里,藏着一个国家的底气和温情。 你觉得航天员们会先拆哪样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