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故事。A品牌有两款车,A1和A2。B品牌有好多款车,B1、B2、B3...A品牌用户画像比较鬼火,A1不是撞人就是上墙。虽然A品牌的产品没大问题,但因为鬼火事故太多被网友挂上了“不安全”的帽子。有一天B品牌的B1出了个事故,不知道网友是搞噱头还是蹭热度,非得管B1叫AB1。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B1不是AB1,B品牌也没有A开头的车。本身事情发展至此也没什么的,但偏偏这时候A品牌的二把手出来了,说:众所周知,A品牌没有B1产品,说AB1发生了事故是造谣。关键是还特意配上了事故图。这事就比较抽象。因为:1. 众所周知,A品牌没有B1产品,所以B1事故和A品牌完全没有关系。2. B品牌的B1确确实实发生了事故,为什么A品牌的二把手说是造谣?由此可以推出一个大致结论:A品牌的二把手试图在扩大B1的事故影响,为A品牌事故多发打掩护,把“不安全”的帽子转移至B品牌之上。如果一个品牌能够接受这种人都做二把手,那得是怎么样的企业文化?思细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