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名18岁的女孩被人贩子以2700元卖给了一位放羊人,洞房当晚,女孩紧张地蜷缩在角落里,浑身发抖,没想到后来她竟成为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十八岁姑娘背着小包袱,挤在石家庄火车站人堆里,等着买张回河南的票,谁知两个陌生女人一搭话,就把她拽进太行山沟。短短几天,转手三次,落到曲阳一个放羊汉子手里。洞房夜,她缩在炕角,抖个不停,以为这辈子完了。可谁想到,这山里的一盏灯,竟照亮了她和一村孩子的路? 那时候,农村日子紧巴巴的,年轻人一毕业就得出去闯荡。郜艳敏一九七六年生在河南许昌襄城县双庙乡化行村,家里几口人挤土炕,爸妈下地干活,她从小帮把手,掌心很快就起茧子。一九九三年初中念完,家里供不起,就收拾行李去了河北蠡县毛线厂打工。厂里机器响一天到晚,她拉线缠纱,站得腿发麻,工资刚够糊口。 一九九四年农历五月初,她攒了点钱,想回家帮爸妈收麦子。在石家庄火车站排队买票,人多得挤成一锅粥。两个中年女人凑上来,笑着说唐县新厂招工,月薪一千多,还包吃住。她信了,跟着上车。谁知车开进山,越走越偏。下了车,她被关黑屋,三名男子轮流守着,其中一个直接侵犯了她。喊破嗓子也没人管,四天里转手三次,最后被卖到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村子四百来人,窝在太行山沟里,只一条羊肠小道通外面。买她那家姓杨,放羊为生,公公借了二千七百块钱,数给中间人,她就这么成了媳妇。丈夫比她大几岁,没啥文化,村里这种买媳妇的事儿不少,至少二三十个外地女人是这样过来的。 洞房当晚,土炕凉得像冰,油灯晃晃悠悠。她蜷在角落,浑身发抖,一夜没合眼。丈夫推门进来,脚步重得像锤子砸地。第二天,她试着逃跑,趁夜溜出院子,脚底踩碎石,疼得钻心。村路一边悬崖一边石壁,跑不远就被抓回,挨了一顿打。丈夫喝醉了就动手,拳头落下来,青一块紫一块。她不是没想过死,两次寻短见,都被拦住。村里人指指点点,说她不老实。攒了点零钱想赎身,一九九五年丈夫带她回河南老家探亲。到家,妈摸着她的手,爸抽着烟叹气,说名声坏了,留在家也没人要,只能回去。那一刻,她心凉透了。 回村后,日子就这么熬着。先是生女儿,产房土屋里,灶火映墙,她咬牙忍痛。几年后又生儿子,孩子哭闹时,她摇着篮子,哼家乡调子。丈夫还是老样子,羊膻味儿一身,碗筷一碰就砸。村里类似事儿多,那些被拐的女人,有的跑了,有的留下来凑合。她教自己认命了,灶台羊圈间转悠,添柴挑水,渐渐被村人接受。 二零零零年,下岸村小学要撤点,孩子没人教。她是全村初中文化最高的,校长上门求她代课。她点点头,接下这份差事。教室是土坯房,墙刷石灰当黑板,没课本,她熬夜手抄,墨汁染黑手指。孩子们从几里外翻山过来,她多蒸窝头,分给没吃饭的。 小孩过河涨水,她背着走,裤腿湿透。音乐课拍手唱,美术课用树枝画。冬天风漏,她拿自家被子给孩子垫腿;夏天热,她端井水降温。工资低,一个月几十块,全村就她一个老师。她坚持下来,教了几十个娃,不少考上县中学,有的出去打工,不再像爸妈那样买媳妇过日子。 这份教书活儿,让她找到点活着的意思。孩子们喊她郜老师,她听着就踏实。村里风气也变了,那些指点她的闲话少了。拐卖的事儿,她从不提,只埋头备课。日子虽苦,但比从前强。 二零零五年,曲阳摄影师刘向阳进山拍片,聊起她的事儿,发到网上,一下子炸锅。记者蜂拥而来,村路口堵得水泄不通。二零零六年,她评上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那年,村里通公路,装电话,捐款修了学校。可当地教育局觉得她揭家丑,想撤教学点,舆论闹大,才留下来。她说,群众喊她老师,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