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安顺市“十四五”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安顺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就业摆在民生头等大事位置,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保民生,取得了系列成效。

发布会现场。新华网发(杨馨慧摄)
五年来,安顺市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支持创新创业、聚焦重点群体帮扶、优化就业服务、筑牢民生底线等一系列组合拳,有力确保了就业大局稳定。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75万人,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103.59%。与此同时,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成果突出,全市新增创业主体2.27万户,完成规划目标的126.11%;通过创业带动就业9.5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58.33%。此外,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从57.33万人增长至69.69万人,年均增长4.3%。其中,省外就业占比达65.4%、市内就业突破14万人,形成了“本地就业+省内流动+省外输出”的多元化就业格局。
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自2021年以来,安顺市已促进户籍地实名制登记的25431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均就业帮扶率均超95%以上;同时,有效促进市内三所高校合计38350名应届毕业生就业,年均去向落实率达84%以上。
协作联动促就业、平台搭建帮就业、返乡返岗服务助就业,稳住省外务工基本盘。“十四五”时期,安顺市年均跨省就业农村劳动力规模超过42万人,并在2025年达到45.57万人,实现了稳中有进,有力巩固了外出务工基本盘。
大力推动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助力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五年来,全市共计开展补贴性培训12.9万人次,培育初级工以上技能人才5.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85万人。培训规模和培训质量较“十三五”实现跨越式增长,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未来,安顺将进一步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积极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模式,加强产业和就业协同,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动就业服务向基层下沉、向困难群众倾斜,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稳定和扩大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让广大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杨馨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