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一女子去买菜,看到路边一大爷在卖菠菜很新鲜,她就买了一斤回去,可女子回到家打开看却发现了不对劲,她拿去称,结果菠菜重量不是一斤,而是2斤。 姑娘立马明白过来,卖菜的大爷准是没弄对电子秤。这秤通常默认显示公斤,大爷怕是误把一公斤(两斤)当成一斤称给顾客了。她心里琢磨,这么卖菜大爷得亏多少啊,立马骑车赶回摊前。姑娘不仅耐心告诉大爷秤的设置问题,还主动把两斤菠菜的差价补上了。大爷一开始还挺不好意思,觉得不就一点菜嘛,但姑娘想的更远:这次是碰上自己这个老实人,万一下次遇到爱占便宜的,或者大爷长期亏本卖菜,这辛苦种菜的心血不就白费了。 这种路边摊的诚信故事让人心里暖暖的。买卖双方都为对方着想——姑娘不贪便宜,大爷朴实厚道。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在如今不少商家费尽心机在秤上做手脚(例如通过垫高秤身、遥控作弊等方式造成缺斤短两)的对比下,更显珍贵。现实中,不少消费者都遭遇过“一斤东西只有八两”的情况,甚至网购生鲜也常遇到图文不符、商品与实际重量不符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