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纵览快评|董宇辉公开喊话是否有用?直播电商行业反腐需扎紧制度的笼子

评论员牛可心

屏幕前的董宇辉面色凝重,他再次向镜头前的品牌方发出警告:“不要给公司员工寄送任何形式的卡片、现金或礼物,一旦发现,永不合作。”如此高调的反腐,引起了广泛关注。头部主播反复在直播间划出“红线”,恰恰暴露出行业潜规则之深、利益输送之盛,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直播电商领域时不时爆出贪腐新闻,有些早已突破个体道德的边界,演变为行业性的潜规则。从美腕招商专员收受百万好处费,到辛选员工被立案调查,再到9块9洗衣液背后每单三毛钱的“好处费”累积成巨款,这些被曝光的案例不过只是冰山一角。

究其根源,在于稀缺资源的集中。头部主播的直播间,掌握着海量曝光资源,单场直播动辄数亿的销售额,让品牌方不惜代价也要争抢合作机会与黄金排期。选品、招商、排期等关键岗位的员工,手握合作与否的“生杀大权”,自然成为品牌方利益攻关的争取目标。而行业多数机构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既没有对关键岗位的权力制衡,也没有常态化的监督审计,给权力寻租留下了巨大空间。

这种危害不容小觑。其一,扭曲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品牌方不再仅凭产品力取胜,而是靠“打点关系”获取资源,优质产品可能因不愿妥协而被边缘化。其二,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当合作成本被隐性抬高,这部分支出要么转嫁为产品溢价,要么通过降低品质来消化,消费者成为最终买单者。其三,侵蚀行业健康生态。若“潜规则”成为常态,直播电商将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透支公众信任。

董宇辉的高调反腐值得肯定。但仅靠个人或企业的内部整顿还远远不够,必须建立更加透明、规范的制度体系。企业应在合同约束、流程监控、举报机制上筑牢“防火墙”,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此外,探索建立行业层面的“反腐联盟”与黑名单共享机制也至关重要。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方能形成有效震慑。

整治直播乱象,不仅是反腐的需要,更是行业走向成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每个参与者都能凭实力而非“送礼”赢得机会,直播电商才能真正释放其促进消费、赋能品牌的正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