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了朋友在客村见面,突然想起“珠影”就在旁边,这么多年只在里面吃过一顿海底捞,那时候这家外来的餐饮首店选择在广州这里开。至于珠影,再没有深入了解。 当年电影距离大众还相当遥远,不像现在自媒体盛行,人人都可以当导演。珠影的光环在很多广州人心目中光芒四射,遥不可及。 从门口的“工农兵雕像”进入,我在这里拍了好几张照片,边拍边想,印象中这组雕像几乎在很多中国电影公司都出现过。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就经常见到,只不过形态不一,但都代表着中国电影成立的初心:为人民服务! 后来了解,这组雕像的作者是尹积昌,如果不熟悉,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孙中山雕像就出自他手。再说一个,越秀公园著名的“广州五羊雕像”也出自他手,地位不言而喻。 往左是珠影门口的商业楼,旁边是常年存在的临时集市,这些我都不感兴趣,唯一关心的是那家海底捞,它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果然,广州吃饭看中的从来不是服务,而是食物本身,不行是必然的。 往右是一条种满千层桉树的路,旁边是珠影的核心建筑之一,行政楼。白色的大楼一看就很有历史味道,这里也成为了广州市历史风貌建筑,门口挂了牌子。进出的工作人员行色匆匆,穿着看起来就像监制或者导演。 再往里走就是影棚,想走近一看,写着非工作人员请勿进入,立马止步。这里是珠影仍在运营的痕迹吧。 影棚继续走往宿舍楼,便是珠江乐团,对此一无所知,《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几张海报挂在门票的围栏,象征着珠影曾经的辉煌。 对于珠影的代表作,如《雅马哈鱼档》,追溯到80年代了,新的作品大概就是《七十二家房客》,更新的,为人所知道的好像离我们很遥远。 现在的珠影大院,更像一个大型的停车场,拆走了旧建筑后,空地停满了汽车。这里的现状就如现在的珠江电影制片厂,亟待新生,百废待兴。珠江电影 雕塑 中国电影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广州 广州身边事 关于珠影的历史 1958年5月1日,伴随首部纪录片《"五一"在广州》的诞生,珠江电影厂成为了继北影、长影、上影、八一厂后,中国第五个电影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