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持续数月的外卖大战可能要按下暂停键了。这场由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掀起的补贴

持续数月的外卖大战可能要按下暂停键了。这场由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掀起的补贴狂潮,让消费者尝到了“0元奶茶”“满减狂欢”的甜头,可背后却藏着商家叫苦、骑手疲惫、行业生态失衡的隐忧。 这场大战的导火索,是京东高调入局外卖市场。他们不仅宣布商家免佣金,还承诺给骑手缴社保,直接砸下百亿补贴,订单量短短几个月就冲到千万级别。阿里旗下的淘宝闪购也不甘示弱,联合饿了么推出“满18.8减18.8”的大额券,甚至喊出“一年投入500亿”的口号。美团作为老玩家,只能硬着头皮跟进,周末推出“0元购”活动,单日订单量一度飙到1.2亿,创下行业纪录。 消费者看着手机里的优惠券乐开了花,可商家们却快被逼疯了。一杯定价13元的奶茶,商家要承担3元补贴成本;满8减10元的红包,几乎全由商家买单。有加盟商透露,大战期间外卖占比高达90%,堂食利润原本就比外卖高,现在临街门店只能“赔本赚吆喝”。更糟的是,订单激增带来的隐性成本:人力成本上升30%,食材损耗率从5%飙到15%。湖北餐饮协会的调查显示,部分奶茶店单杯利润跌破1元,甚至出现“倒贴4元”的荒唐情况。 骑手们虽然短期收入翻倍,但长期来看也难逃被“内卷”的命运。平台为了冲单量,把配送费补得极高,可补贴一停,骑手收入必然回落。更关键的是,订单量虚高导致配送网络失衡补贴期间新增的百万骑手,未来可能面临“无单可送”的困境。京东虽然给全职骑手缴社保,但单量下降时,离职潮恐怕难以避免。 监管部门早就看不下去了。从5月开始,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约谈平台,明确要求规范促销行为,严禁“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垄断操作。7月18日,监管总局再次约谈三大平台,直指“低价换流量”模式的脆弱性。数据显示,阿里为闪购业务投入巨资,结果净利润暴跌53%;美团虽然保住市场第一,但息税前利润大幅减少;京东用户留存率不到15%,补贴一停订单量就暴跌60%。这些数字证明,烧钱换市场的路子根本走不通。 现在,行业正在转向更健康的竞争模式。美团优化配送算法,缩短配送时间;饿了么推出“骑士日”,给骑手提供免费体检;京东探索企业端业务,为1.5万家企业提供定制配餐。商家们也开始摆脱低价依赖,比如推出特色套餐、定制菜品吸引消费者。中国烹饪协会的倡议书里写着:“低价引流不是长久之计,优质优价才能赢得未来。” 这场外卖大战的暂停,或许能让行业回归服务本质。毕竟,消费者要的不是“薅羊毛”的短暂快感,而是吃得放心、送得及时、赚得踏实的长期价值。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