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内一群印度游客竟堂而皇之吃着手抓咖喱食物,丝毫不顾及旁边乘客感受! 消息来源:国内社交平台 11月25日某网友乘坐上海地铁时,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咖喱味,寻味望去时惊讶发现,一群印度游客竟在车厢内堂而皇之的吃着手抓食物,丝毫没有顾及旁边乘客的感受! 旁边乘客当场就皱起了眉,有人下意识捂了捂鼻子往后缩了缩,还有带孩子的家长赶紧把娃往身边拽,怕食物碎屑溅到身上,那股浓郁又冲鼻的咖喱味混着车厢里密闭的空气,没几分钟就飘满了半节车厢,坐得近的人连呼吸都得刻意憋着,别提多难受了。网友随手拍了视频发到社交平台,底下评论清一色吐槽,不是排斥印度游客,是这种在公共交通里肆无忌惮进食的行为,实在让人没法接受。 查过上海地铁的乘车规范,早就明确标注禁止在车厢内饮食,不管是热菜热饭还是零食小吃,都在禁止范围内。为啥要禁?说白了就是公共空间得顾着所有人——气味重的食物会扰民,食物残渣掉在座椅、缝隙里难清理,还容易招虫子,要是手里的酱汁、汤水洒了,不仅弄脏车厢,还可能让后续乘客蹭到衣服,甚至有人进食时分心,不小心碰到他人引发矛盾,这些规则从来不分国籍,对本地人、外地人、外国游客都是一个标准,没谁能搞特殊。 印度朋友用手抓食物,是当地流传多年的生活习惯,在本土的家庭、餐厅里这么吃,是文化特色,没人会说啥。可到了异国他乡的公共场合,习惯就得适配当地的公共秩序,不能只图自己方便,把别人的感受抛到脑后。这群游客手里抓的还是咖喱类带汤汁的食物,手上沾着酱汁,一边吃一边说话,碎屑时不时往下掉,既不卫生,也没顾及身边人的观感,说白了就是没拎清“私人习惯”和“公共规则”的边界——你尊重自己的文化,也得尊重别人的生活环境,这是相互体谅的基本分寸。 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每天都要接待不少外国游客,平时对多元文化向来包容,街头能看到不同国家的美食店,路人遇到外国朋友问路也会耐心指引,这份包容是城市的温度,但包容不代表纵容不文明。就像咱们国人去国外旅游,会特意查当地的禁忌,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随意乱扔垃圾,哪怕不懂当地规则,也会盯着别人的做法跟着做,生怕给国家丢脸,这就是对异国的尊重,反过来,外国游客来中国,也该守一守咱们的公共规矩,没谁的习惯能凌驾于公共秩序之上。 更让人在意的是,当时车厢里不算空,周围乘客的不适都写在脸上了,这群游客却全程没察觉似的,该吃吃该聊聊,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要么是压根不知道地铁禁饮食的规则,要么就是知道了也没当回事,不管是哪种,都是对公共规则的漠视。要是真不清楚规则,看到周围人的反应,哪怕稍微留意下,也该停下;可要是明知故犯,那就是没把公共空间的秩序放在眼里,这种行为既拉低了自己的形象,也容易让别人对其背后的群体产生负面印象,实在得不偿失。 公共空间是所有人共用的,舒服与否全靠大家互相体谅。你不在地铁里吃东西,我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每个人多守一点规矩,身边人的体验就好一点。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是想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咱们欢迎真诚友善、遵守规则的客人,但也不接受无视公共秩序的不文明行为。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你尊重中国的规则,尊重身边的陌生人,别人才会反过来尊重你,这跟来自哪个国家、有啥生活习惯没关系。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