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拒了!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奥委会紧跟西方玩双标,终于把自己从香饽饽玩成了烫山芋,奥运会以前之所以牛逼,就是它政治不粘锅的全球化商业利益定位,所以即使成本巨高也打破头的争。 上世纪 90 年代那会儿,奥运会的举办可谓是全球瞩目,申办奥运各国抢得头破血流,抢着递材料,面对上千亿的基建费用也是毫不退缩。因为奥委会之前“政治不粘锅”的规矩,只注重竞技比赛本身,各大企业也就愿意出重金赞助奥运会,各大平台更是哄抢赛事转播权,只为能吃上奥运会这块“大蛋糕”。 奥运会也是申办国的对外输出窗口,提升国家的国际知名度,08年北京奥运会的鸟巢、水立方以及青岛奥帆中心在奥运会结束后持续发挥文化、体育和社会价值,成为了地标性建筑。因而,即便举办奥运会投入巨大,但其带来的长远利益也足以让各国趋之若鹜。 现如今却一改往届各国竞相申办热闹场面,只剩零星几个小国表态,曾经趋之若鹜的大国们,这次都跑得飞快,承办奥运会已不再是以往的“香饽饽”。2036年奥运会申办遇冷,目前仅剩卡塔尔多哈和印度艾哈迈达巴德两城有意申办,国际奥委会陷入无合适候选国的困境。 为何曾经曾经各国趋之若鹜的奥运会申办资格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避之不及呢?高昂的承办成本?赛事吸引力下降?都不是,主要原因就是奥委会那套越来越歪的“双标”规则,奥运会规则成了他们手中的橡皮泥,任他们随意修改。 其中俄罗斯运动员事件尤其突出,各国对国际奥委会“中立运动员”制度阳奉阴违,美国带头抵制俄罗斯运动员,俄罗斯运动员直接被剥夺国旗国歌的使用权。 禁药检查标准不一,美国选手存在争议性豁免 ,甚至使用禁药也被轻飘飘的一笔带过。中国选手却被频繁抽检,其他国家即便是误服含微量禁药的产品也会受到严厉处罚甚至被取消比赛资格。 日本举办奥运会时打分的双标。在单杠项目,中国选手仅因未向裁判致意就扣0.3,而日本选手落地时右脚出界却只扣0.1。 更过分的是,西方意识形态成了奥委会的“VIP通行证”。某届奥运会,奥委会纵容西方国家搞“外交抵制”,默许某些西方国家不派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出席。当体育赛事开始干涉他国内政,奥运会也就丧失了最初的纯粹性。 奥运会成了个“烫手山芋”各国避之不及,2024和2028两届奥运会只能硬塞给剩下的巴黎和洛杉矶,2032年更是直接指派了布里斯班。这不是大家不想赢,而是看透了内里的“腐烂”,没人愿意继续忍受奥委会日益膨胀的双标。 奥委会这时却又将目光转向了东方,渴望中国能当“接盘侠”救他们于水火,甚至推出三城联办方案,承诺成本压缩30%但仍未获中国响应。我们尊重奥林匹克精神,但我们更看重竞技比赛的公平,奥委会已然了失去公信力。 成本失控也是如今奥运会无人承办的一大原因,雅典奥运会亏损数额巨大甚至导致了债务危机,东京奥运会因疫情空场亏损423-500亿人民币。成本如此巨大,商业利益却都进了西方的口袋,其他国家的企业哪怕付出再多也很难拿到优质权益。谁愿意做这个“赔本买卖”? 以前办赛是为了国家形象和旅游红利,现在不仅要背负巨额债务,还要看奥委会那变幻莫测的政治脸色,一旦稍有不慎,没赚到面子还得罪了人,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当体育赛事沦为政治施压的工具,当纯粹竞技被意识形态裹挟,失去了奥运会创办的“初心”。奥运会这块金字招牌,被奥委会的双标亲手砸掉了。从最初的万人追捧到互相推诿,这巨大的反差背后,是人心向背的最真实写照。若真想重燃奥运圣火,奥委会最该做的不是四处寻找“接盘侠”,而彻底远离各国政治决斗,重新拾回比赛“公平公正”。否则,奥运的圣火终将被人们的心灰意冷泼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