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大多人都认为,养一个“感恩”的孩子,难如登天!不防你跟我试一下拆解“恩”字,上面

大多人都认为,养一个“感恩”的孩子,难如登天!不防你跟我试一下拆解“恩”字,上面是“因”,下面是“心”。“恩”字要成,得先把“因”养好,才会生出“心”来。由“因”而滋养的“心”,用“心”回馈的“因”。孩子的“因”你养好了,那孩子的“心”自然也养好了“因”加上“心”才会有“恩”有“恩”自然才会“感恩” 上周去小区楼下取快递,碰到邻居张姐和她12岁的儿子。男孩手里拎着两大袋菜,还帮张姐背着包,边走边说“妈,今天我来做饭吧,你昨天腰还疼呢”。我夸张姐养了个贴心的孩子,她摆摆手说没什么秘诀,就是平时做事都带着孩子一起,从不把他当外人。比如她下班累了,会跟孩子说“妈妈今天加班有点累,你能帮我拿双拖鞋吗?”孩子做完她会认真说“谢谢你,有你在妈妈轻松多了”;孩子考试没考好,她不会骂,而是坐下来一起分析错题,说“这次没发挥好没关系,我们下次改进”。张姐说,她觉得孩子的“因”就是日常的尊重和看见——你把孩子当独立的人,孩子自然会用“心”回应你。 前几天刷到个视频,妈妈逼孩子给她磕头谢恩,孩子当场翻脸摔门而去。评论区吵翻了,有人说孩子不懂事,有人说妈妈太极端。后来看后续才知道,这个妈妈平时对孩子非打即骂,孩子考第二都要罚站一小时,还总说“我养你这么大你就得听我的”。这样的“因”,怎么能长出“感恩”的“心”?孩子的“心”就像镜子,照出的是家长给的“因”——你给的是控制,镜子里就是反抗;你给的是爱,镜子里就是感恩。 身边还有个同事,总抱怨女儿不感恩,说“我供她吃穿,她连杯热水都不给我倒”。但我见过她对女儿的样子:女儿想报绘画班,她骂“画画能当饭吃?赶紧去学奥数”;女儿帮她擦桌子,她嫌“擦得什么玩意儿,越帮越忙”。她的“因”是否定和索取,孩子的“心”早就被伤透了,哪来的力气感恩? 其实养感恩的孩子真不难,关键是先把“因”做对。“因”不是家长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平等的陪伴和尊重——你把孩子当朋友,孩子才会把你当亲人;你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付出,孩子才会认真对待你的需求。就像“恩”字的结构,“因”和“心”互相依托,没有谁高谁低。那些强求孩子感恩的家长,往往是没养好“因”,却想直接摘“果”,这本身就是违背逻辑的。 所以别再抱怨孩子不懂感恩了,先问问自己:你给孩子的“因”是爱还是控制?是鼓励还是指责?是看见还是忽略?把“因”养好了,“心”自然会来,“恩”也会跟着来。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 创作训练营2期开营啦 修出感恩心 子女的感恩 养育孩子 养育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