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50年的秋天,民俗学家谷苞和同事在南疆地区进行农村维吾尔族社会调查,一天在疏

1950年的秋天,民俗学家谷苞和同事在南疆地区进行农村维吾尔族社会调查,一天在疏勒县一个茶馆歇脚时,邻桌几个维吾尔族青年正在讲《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谷苞好奇的便和他们聊了起来,结果得知这几个维吾尔族青年是1877年留在疏勒八屯的湘军与当地维吾尔族妇女的后裔,怕谷苞他们不信,便邀请他们去家中做客。 话说新疆这片土地,从古时候就跟中原连接得紧密。汉代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元明清一直管辖下来。到19世纪中叶,局势乱了。1860年代,阿古柏从浩罕汗国入侵南疆,占了大片地盘,建立伪政权,维吾尔民众日子苦,很多人被迫劳役逃荒。英国和俄国也插手,俄国占了伊犁,新疆四面受敌。清政府决定反击,1875年左宗棠率湘军西征。他六十多岁,抬棺材出发,从甘肃起步,修路筹粮,步步推进哈密,设营寨。湘军主要是湖南兵,扛火枪长矛,顶风沙严寒。左宗棠重视西方技术,部队配先进火炮和步枪,不是单纯靠传统兵器。 刘锦棠是左宗棠手下猛将,湖南湘乡人,15岁投军老湘营,从叔父刘松山讨伐捻军,积功升迁。1876年,他带一万三千先锋队攻乌鲁木齐,夜袭爬墙放火,敌军溃败。1877年转南疆,收复喀什等地,阿古柏自杀,部下散逃。刘锦棠安排湘军留守疏勒,一半守边,一半屯田。士兵带南方耕作经验,开荒挖渠,清除盐碱,种水稻小麦。几年下来,疏勒八屯开发两万亩地,绿洲扩大,边防稳固。北边伊犁还在俄国手里,战事没全平,军费巨大。许多兵没法回湖南,娶当地维吾尔妇女,组建家庭。子女本地长大,学维语,穿本地衣,融入进去。屯田不只养兵,还帮经济恢复,维汉民众共同劳作,文化交汇。 维吾尔族本来多源,早年回鹘人迁来,融吐鲁番汉人、塔里木盆地焉耆龟兹于阗疏勒人等。元明加蒙古影响,清代继续融合,湘军后裔就是例子。南疆喀什疏勒县巴仁乡那曲克一带,当年湘军开发,现在还传“湖人种地”说法,指湖南技术。这些后裔外表语言跟本地人一样,节日歌舞,习俗无差。只有家祖先牌位提醒汉族根源。新疆共56民族,成分最全省级区,超百万的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族。维吾尔族经过长期迁徙融合形成,不是单一血统,融合蒙古游牧文化与南疆绿洲文明。到16世纪初叶尔羌汗国时期,现代维吾尔族最终形成。汉族在新疆繁衍两千年,是古老原住民。 1950年,新中国成立,新疆解放,政府重视农村状况。谷苞兰州出生,1916年生,早年清华大学外语系,1935入学,转社会学,1941毕业。毕业后教职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深入少数民族区。1946年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乡调研,记录农牧变化。1949年8月加入军队,随第二兵团政治部到新疆,任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专注民族社会历史调查。1950年代领导巩哈县蒙古族牧区考察,收集土地使用家庭结构资料。1957年参与墨玉县夏合勒克乡调查,合作农奴制度报告。这些经验推动新疆少数民族政策。 那年秋天,谷苞带队南疆乡村,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多县,记录民风,访老人,了解土地使用家庭结构,为土改依据。在疏勒县歇脚,碰几个维族青年讲《三国演义》。这书新疆传播广,早年丝路传入,晋代《三国志》写本吐鲁番流传。维族译本也出,故事忠义计谋合当地口味,民间故事类似情节。青年说祖辈传的。聊着爆出他们是1877年湘军后裔。谷苞怀疑,他们请去家看。家陈设维族风,但牌位刻湘籍祖先名,证明血统。确认祖上是刘锦棠兵,屯田守边,娶本地妇女,七十多年完全融入。青年讲祖辈开荒挖渠,冬季除草,夏季浇水。家族口传三国,混维语讲。谷苞写进报告,感慨融合快。一代多就看不出汉人影子。 谷苞发现后,写文章强调汉人融少数民族常见,历史常态。清代汉族进新疆屯垦,逐步融入。这不光学术,还接地气,告诉大家民族间没高低,融合双向,共同发展。新疆稳定靠这个,历史证明分裂闹腾没好果,吃亏老百姓。疏勒八屯遗迹在,提醒历史。谷苞调查成宝贵资料,帮后人懂新疆多民族格局。融合不是空话,是劳作婚姻故事传承堆出。七十多年一变样,现在新疆各族更紧抱团,经济文化齐头进。这就是谷苞南疆行意义,不止发现湘军后裔,还挖民族团结根。 谷苞继续民族研究,1983年从魁阁研究起步,转多民族国家历史解释,用社会类型比较方法,影响后续学者。晚年新疆社会科学院工作,整理资料,参与政策讨论。1994年逝世,贡献民族学领域。报告著作流传广,促进边疆稳定发展。他的学术生涯西北民族学开拓奠基,田野调查丰厚成果。甘肃民族出版社编纂《谷苞全集》,研讨北京举行,学者追忆他心系边疆,深耕调查。谷苞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挂牌,新疆社会科学院依托社会学研究所,传承学术精神,整合资源,构建共同体,系统开展调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