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多家媒体的消息,美国海军于11月25日宣布正式取消星座级护卫舰项目。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兰 说,美国海军将放弃星座级护卫舰项目,转而专注于能够更快建造的新型战舰。 2017年,美国海军搞FFG(X)计划,初衷特别实在,滨海战斗舰中看不中用,驱逐舰又贵得烧钱,急需一款“性价比高的打杂船”,反潜、护航、防空啥都能干点,填补战力空白。一开始选的蓝本是欧洲FREMM护卫舰,这船技术成熟、性能均衡,本来照着抄作业都能少走弯路。 结果美国军工复合体一插手,这项目就妥了,画风全变了。海军官员今天要求“加雷达”,明天觉得“垂发不够多”,后天又想“舰体加长7米”,硬生生给原本合理的设计加了一堆“豪华配置”:宙斯盾基线10系统、SPY-6雷达、32单元垂发,恨不得把驱逐舰的装备全塞进去。最后就是动力系统扛不住,电子设备堆太多,兼容性出问题,设计改来改去,造船厂根本跟不上节奏。 更魔幻的是成本失控,初始预算单舰10亿美元,改来改去直接飙到14亿,比欧洲原版贵了一倍。到了2025年,首舰“星座”号造了三年,完工度才10%,就搭了个龙骨框架,交付时间从2026年推迟到2029年,眼看就要无限期拖延。美国海军部长终于扛不住,官宣砍掉4艘,只保留已经开建的2艘“留作纪念”,活脱脱复刻了当年朱姆沃尔特驱逐舰从32艘砍到3艘的惨剧。 这个项目不是“技术难题”,而是美国军工的“系统性腐败”和“能力退化”。一方面,军工企业、国会、军方互相绑定,每个利益集团都想把自家装备塞上船,管你设计合理不合理、成本超支不超支,先把钱赚到手再说。另一方面,美国造船业早就今非昔比,能造大型水面舰艇的船厂就没几家,还有供应链断裂,熟练工人流失的问题。 对比中国054B护卫舰,5000多吨的排水量,性能均衡,还能快速量产,差距一目了然。要命的是,这一烂尾,美国海军直接陷入“护卫舰荒”。原本计划2030年服役15-20艘,现在只剩2艘,未来10-15年基本没新护卫舰可用。到2035年,美国海军总舰艇数量可能跌到300艘以下,而中国预计能到430艘以上,美国光护卫舰缺口就有60-80艘。以后航母编队出门,连个“带刀护卫”都凑不齐,反潜、护航这些脏活累活没人干,还得指望阿利·伯克干。 更讽刺的是,这2艘“幸存”的星座护卫舰也没啥实际用处,最后大概率会像朱姆沃尔特一样,变成“博物馆展品”,用来撑撑场面,证明“美国还能造新型军舰”。 星座级护卫舰的烂尾,本质上是美国霸权衰落的一个缩影。以前美国能靠强大的工业实力和技术优势,想造啥武器就能造啥。现在呢,空有全球制霸的野心,却没了支撑野心的工业基础和务实心态,满脑子都是利益输送和面子工程,最后只能在“越改越贵、越造越慢”的死循环里打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