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四川民企跨界制造导弹,水泥弹头白菜价 谁能想到,给手机写代码的团队,有一天会把

四川民企跨界制造导弹,水泥弹头白菜价 谁能想到,给手机写代码的团队,有一天会把“水泥”送上7马赫的天空。四川凌空天行科技有限公司——两年前还只在亚轨道靶弹圈子里小有名气——如今却发布了一款射程1300公里、速度5-7马赫、单价据传最低70万元人民币的高超音速导弹“驭空戟-1000”。消息一出,国内外军迷圈瞬间炸锅:碳纤维外壳被换成“改性特种水泥基复合材料”,航天级元器件让位于工业级标准件,一发成本仅为美国同类项目在研预算的1/150,真正实现了“把导弹打成白菜价”。 一、从“亚轨道专业户”到航母杀手 凌空天行原本的主业是滑翔靶弹,三年里发射70余次,靠“快、省、稳”赢得口碑。2023年珠海航展,他们还在推销“窜天石猴”发动机;转眼不到24个月,就把乘波体弹头、动力滑翔、智能识别目标等技术塞进同一枚弹体,完成“发动机—导弹”的跨界跳跃。公司规模不到200人,却把供应链拆成17个二级模块、2000多个子部件:水泥壳交给德阳桥梁厂,数控喷管交给重庆摩配厂,弹载计算机与深圳无人机公司共线生产,用“拼图式”外包把BOM成本压到传统军企的38%。 二、“水泥壳”里藏着1800℃的秘密 传统高超音速武器最怕“热”——30公里高空5马赫以上飞行,弹头表面瞬时温度可超2000℃。以往解决方式是碳/碳或陶瓷基复合材料,动辄数万元一公斤,加工周期以月计。凌空天行直接把建筑行业改性水泥搬上生产线:添加超细陶瓷粉与高分子纤维后,新材料耐温突破1800℃,成本却只有传统方案的“零头”。多次实弹回收显示,水泥壳仅表层出现可控烧蚀,内部结构完好,再叠加工业级线缆、汽车级接插件,“便宜量大”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可以搬上发射车的工程现实。 三、混血弹道:滑翔+巡航,360秒“长续航” “驭空戟-1000”采用火箭助推—乘波体滑翔—小推力冲压巡航三阶段:固体火箭把弹头推到30公里高空后分离,乘波体紧贴激波面获得高升阻比,随即启动侧壁冲压发动机,维持5-7马赫速度巡航360秒。这意味着导弹不只是“高抛—下坠”,而是中段仍有能量补充,可横向机动280公里,落点误差缩小到米级,对海上移动目标实施“灌顶”打击时,拦截窗口被压缩到数十秒以内。 四、70万元一发:价格颠覆也是战略颠覆 据业内估算,该弹出厂价1200万—1800万元人民币,而网络更流传“70万元”极端低价。即便取中间值,也仅为美国AGM-183A项目单发预算的1/15。低成本带来数量优势:同样10亿美元,美方理论储备不足百枚,中国民企可年产数百发;当“一枚导弹=一辆豪华轿车”时,饱和攻击不再是大国专属,区域国家也能用“白菜预算”买到“降维打击”能力。外媒评论,这相当于把高超音速武器从“战略奢侈品”降级为“战术消耗品”,彻底改写海空博弈账本。 五、军民融合2.0:民企也能做“复杂系统” 凌空天行能快速蹿升,离不开四川成熟的军民两用生态:成都超算中心提供弹道模拟,德阳重装基地代工耐压舱体,绵阳风洞群完成气动验证,省内多条汽车电子产线直接移植为弹载线缆供应商。公司自身只保留“总体设计+系统集成”两个核心环节,把研发周期压到同类型号的三分之一。国防科工局2022年向这家不足200人的企业颁发二级保密资格,标志着民营公司首次触摸到高超音速武器的“准生证”。 六、战场与市场的双重想象 官方宣传片中,“驭空戟-1000”从西北戈壁升空,横向穿越中国腹地,最终精确落入南海移动靶船;镜头一转,又对日本列岛、介入台海的外军舰队进行模拟打击,霸气侧漏。低成本、陆基集装箱发射、米级精度三大标签,让这款导弹不仅适用于国家间高端对抗,也可降级为“外贸爆款”——只需把射程锁在300公里以内,就能合法出口。当小国海军花“买游艇”的钱即可拥有航母杀手,传统海上霸权不得不重新计算航行风险。 七、水泥弹头击碎“高价神话” 凌空天行的故事揭示一个更宏大的趋势:中国制造业外溢的技术、资本与人才,正把原本锁在实验室里的尖端武器拆成“消费级”组件。水泥壳、工业芯片、汽车线束,这些看似低端的元素,在高超音速工程体系里被重新定价,叠加民营公司的速度优势,最终形成“价格—数量—战术”三重碾压。过去是高成本限制使用场景,如今是场景需求反向定义成本——当“便宜到可以随便打”成为新常态,战争逻辑也将被重新书写。四川一座旧厂房里的200人,用七年时间证明:只要产业链足够深、想象力足够野,水泥也能飞上天,而且一飞就是7马赫。 导弹科技进展 飞弹道导弹 超音速科技 弹头导弹 泥石重型导弹 四川超音速飞机 泥石导弹 乐山导弹 中国超音速飞铁 最贵导弹 导弹成本 成都超音速 导弹气模 地地导弹 高速滑翔导弹 飞莫弹头 地钻导弹 天剑新材料 导弹成本分析

评论列表

龚杨
龚杨 1
2025-11-27 18:59
这个思路其实没错,可是军工没这么大的市场消化产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