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1月21日,成都一间出租屋里,44岁的陈宇停止了呼吸。三天后,他才被发现。死因

11月21日,成都一间出租屋里,44岁的陈宇停止了呼吸。三天后,他才被发现。死因是脑出血。他的母亲朱女士后来回忆,儿子生前总熬夜背台词,自己提醒过他好几次,让他去查查高血压,他总说“没事,再等等”。 陈宇是个群演,跑了两年龙套,镜头里大多是个模糊的背影,连句台词都少有。可他还是会把那几句词翻来覆去地看到凌晨两点。在陈宇看来,这或许是他离“演员”这两个字最近的时刻。他去世那天,剧组还给他排了戏。 这个消息在群演的微信群里炸开了锅。有人发了个蜡烛的表情,半天没人说话,接着一条消息跳出来:“他那天本该上戏的。”群里瞬间安静了。他们都知道,上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35元的日薪,如果超时,每小时能多挣13块5。如果能混个前景演员,或者运气好成了特约,日薪能到500,甚至上万。这两年微短剧火得不行,剧组像雨后春笋,为了抢时间,通宵拍戏是家常便饭。有人算过,一个群演一个月全勤不休息,也就四千出头,在成都,这钱刚够活着。 很多人不理解,群演能有多少台词,需要熬夜背吗?或许需要的不是背词,而是那份不被看见的努力。陈宇之前当过保安,也做过红白喜事的表演,最后选择了群演这条路。王宝强、张译,这些如今的大明星,也曾是“路人甲”中的一员。每个站在横店影视城门口等活儿的人,心里或许都藏着一个同样的梦。但梦很贵,现实很骨感。他们没有固定单位,没有医保社保,身体出了问题,全靠自己扛。陈宇不是不知道高血压的危险,只是检查要花钱,耽误一天上戏就少挣一天的钱。他赌自己能扛过去,就像他赌自己能等到一个有台词的角色一样。 陈宇的出租屋不大,桌上还放着翻烂的剧本,旁边是几盒泡面。他的母亲说,儿子总说快了,快接到好角色了,让她别担心。可他没等到那个角色,也没等到下一次体检。 现在,演艺群里的人还在讨论这件事,有人说要互相提醒着去体检,有人说准备买份意外险。但第二天清晨,太阳照常升起,他们还是会背上包,赶往各个片场,继续做那个没有名字的“路人甲”。因为生活,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暂停。只是偶尔在深夜收工后,有人会想起陈宇,想起那个倒在梦想路上的同行,然后默默摸摸自己的额头,看看是不是还撑得住。这行里,健康是最大的奢侈品,但很多人,连透支的资格都在排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