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这一次全看明白了,俄罗斯军队一旦停火,大批西方武器就要涌入乌克兰!100架阵风战机,150架JAS-39EF鹰狮战机都会进入乌克兰。俄罗斯再想打乌克兰,那就很难争夺到制空权了! 先说说法国的动作有多利索。就在2025年11月中旬,马克龙和泽连斯基在法国维拉库布莱空军基地碰了头,当场敲定一份意向协议:未来十年里,法国要分批给乌克兰交付100架“阵风”战斗机,不光给飞机,还捎带手打包了配套的防空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和侦察无人机,整笔单子算下来得值200亿欧元。 “阵风”可是法国达索公司的看家宝贝,既能上天跟敌方战机贴身缠斗,又能挂着巡航导弹精准打击地面目标,航程更是够用,从乌克兰西部机场起飞,俄罗斯边境不少军事设施都在它的打击范围里。更关键的是法国没玩虚的,首批负责培训乌军的教官和维修技师已经在波兰集结,连模拟训练系统都特意按乌军的操作习惯改好了,就等着乌军飞行员来上手。 法国这边刚落子,瑞典那边立马跟上。其实乌克兰和瑞典早就在“鹰狮”EF战机的采购上谈得七七八八了,数量大概定在100到150架之间,还敲定了一个关键合作,把瑞典的“全球眼”预警机跟“鹰狮”战机联动起来。现在乌军飞行员的训练地点都定好了,就在瑞典西部的索特奈斯空军基地,专门腾出场地给他们练手。 “鹰狮”虽说属于轻型战机,但灵活性特别突出,维护起来也比“阵风”省钱,跟“全球眼”预警机配在一起,相当于给乌克兰装了套“空中预警网”,俄军战机刚起飞,乌军这边可能就收到信号了。这两款战机加起来差不多250架,等全部交付完毕,乌克兰空军的规模直接能排到欧洲前面,比英国、法国、德国的同类型战机编队都要大一圈。 可这边西方忙着给乌克兰输血,俄罗斯空天军的日子却有点捉襟见肘。最头疼的就是产能跟不上,作为主力的苏-57隐身战机,每年产量还停留在个位数,苏-35这种主力战机的生产速度也赶不上损耗,那些老旧的米格-29和苏-27SM机型还在慢慢退役,现在能随时拉出去作战的战机是越来越少。 现在在用的A-50U预警机,雷达性能早就跟不上现代战场需求了,新一代的A-100预警机又因为芯片供应问题,连系统集成工作都停了,不少区域只能靠地面雷达站凑数,空地协同的效率一下子掉了不少。要是乌克兰真把“阵风”和“鹰狮”拿到手,再配上预警机,俄军飞行员执行任务的风险得翻好几倍,原本手里那点空中优势基本就没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西方内部的心思根本没拧到一块儿。美国前脚刚给乌克兰递过去一份28条的“和平提议”,限着11月27号前给答复,核心意思说白了就是让乌克兰让步,比如默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放弃加入北约的申请之类的。 结果美国这边刚说完,法国转头就跟乌克兰签了战机大单,还公开吐槽美国这是“逼着乌克兰认输”;德国也跟着帮腔,说“谈和平也得先保证乌克兰有自卫能力”;欧盟的代表更直接,明说就是要“通过援助削弱俄罗斯的军事潜力”。明眼人一看就懂,美国是怕自己陷在俄乌冲突里太深,想找个台阶赶紧抽身,可欧洲这些国家还想借着乌克兰跟俄罗斯耗下去,所以才急着给乌克兰送武器,就是要把水搅得更浑。 泽连斯基夹在中间那叫一个为难,表面上对着各国劝和的态度连连道谢,转过身就赶紧给欧洲各国领导人打电话求援。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不接美国那份和平文件,可能就拿不到美国的援助;可真签了字,国内的政治压力能把他压垮。所以西方这会儿递过来的战机援助,对他来说既是救命的稻草,又是烫手的山芋,接了就得跟俄罗斯硬刚到底,不接又没底气跟美国谈条件,简直是左右为难。 俄罗斯当然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就在法国公布战机协议的第二天,中国高层代表团就飞到了莫斯科,跟普京进行了闭门会谈。普京在会谈里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来定位中俄关系,虽然没明说要谈武器合作,但外界都在猜,俄罗斯可能正考虑引进中国的歼-10CE战机。 这款战机在巴基斯坦已经经过实战检验,配套的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性能靠谱,成本和维护费用还比俄制战机低不少,如果连飞行控制系统、电子战设备一起引进,刚好能补上俄军现在的空中短板。 不过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小纠结,毕竟俄制武器在国际市场卖了这么多年,要是突然转头买中国战机,国外客户可能会怀疑它的技术实力,国内的军工企业也怕丢了订单。可前线的压力不等人,乌克兰那边的战机虽说要分十年交付,但首批肯定会优先到位,俄军要是还靠自己慢悠悠生产苏-57,根本赶不上战场节奏。现在俄罗斯国防部手里摆着两个方案,一个是砸钱提升自家战机的产能,另一个就是跟中国谈租购合作,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内部还在为这两个方案争得不可开交。 所以说俄罗斯现在咬着牙也得把仗打下去,不是好战,是真的输不起。西方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想用停火当幌子,趁机把乌克兰武装成钉在俄罗斯边境的“反俄桥头堡”,这招俄罗斯早就看透了,接下来就看普京怎么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