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宣布拒绝中方所有要求且不会向中方道歉,在得到日本明确答复后,要看中国的反应了,不知道会不会像硬刚美国关税那样和日本死磕到底?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最近是铁了心要往枪口上撞。好好的中日经贸合作不谈,偏偏揪着台湾问题大放厥词,公开放话“若台湾有事,日本不会坐视不管”,这哪是坐视不管,分明是把干涉中国内政的心思摆到了台面上,14亿国人的火气,算是被她这几句话彻底拱起来了。 咱们中国人做事向来讲情理,没打算一上来就撕破脸。外交部、国台办连着七天跟日方掰扯这事,把道理摆得明明白白:要么收回你那套错误言论,要么就给中国人民一个正经道歉。这要求真不算苛刻,你先越界踩了线,认错道歉本就是该有的态度,不管是外交场上还是街坊邻里,这个理都通用。 结果日本那边倒好,直接来了个硬刚到底,官宣拒绝中方所有要求,还嘴硬说“政治家的立场无需道歉”。高市早苗在国会被追问时,更是梗着脖子说这是“对地区安全负责”。这话听着都让人发笑,干涉别国内政反倒成了负责?怕不是忘了现在的中国早不是百年前的模样,真当咱们的警告是喊着玩的? 估计有人要嘀咕:咱们会不会像当年硬刚美国关税那样,跟日本死磕到底?其实不用猜,中方的反制早就落地了,咱们从来不是光说不练的主,拳头直接往日本最疼的地方砸,比对付美国的时候还要精准。 第一记重拳先砸向日本的旅游市场。文旅部没说“禁止赴日”,就发了个旅游安全提示,结果民众用脚投了票。携程、飞猪这些平台上,日本跟团游订单一夜之间跌了九成,航空公司干脆开通赴日机票免费退改签通道,之前订好的温泉酒店、购物行程全在退单。要知道,中国游客巅峰时贡献了日本境外旅游收入的四成多,这股消费力一撤,日本观光业直接被抽走了主心骨。 比旅游更狠的是第二记,直接卡断日本农渔业的命脉。11月19日,中方通过外交渠道给日本外务省送了份通牒,明明白白写着“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海产品”。这可不是一时冲动,福岛核事故都过去十三年了,日本还在往太平洋里排核污染水,他们自己的厚生劳动省都规定福岛周边海鲜不能上市,凭什么要咱们中国消费者来担这个风险? 之前咱们已经够留面子了,今年六月还松口允许部分非福岛地区的水产品进口,结果日本反倒蹬鼻子上脸。暂停进口前几天,他们还特意炒作“北海道六吨扇贝运到中国”,吹成“中日水产贸易回暖”,转头就被中方的禁令打了脸。东京经济大学有组数据很实在:中国市场吞了日本六成的海产品出口,2024年这部分收入就超3000亿日元。 现在港口一堵,北海道的渔民蹲在渔港码头,看着一筐筐刚上岸的扇贝、金枪鱼发愣——卖不出去只能烂在手里。不少渔业协会天天往首相官邸递请愿书,可高市早苗那帮人要么躲着不见,要么就说“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把渔民的生计当摆设。 军事上的回应更是一点不含糊,解放军海军编队直接穿越大隅海峡,紧接着在黄海拉开架势搞24小时实弹演练,炮声在海上响得震天。日本自卫队赶紧派军舰和侦察机过来盯着,却只敢在老远的地方盘旋,连靠近演习区域的勇气都没有。这可不是秀肌肉,是明明白白告诉日本: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谁想伸手插手,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扛住后果。这种在自家门口的正当演练,比说一万句“警告”都管用。 现在日本政坛乱得跟一锅粥似的。自民党内部吵成了菜市场,外务省的官员急着找中方通电话,防卫省却还在喊不能示弱;经济产业省担心对华贸易崩盘,文部科学省却在鼓噪“要强化日美同盟”。 他们这套“又要吃饭又要砸碗”的把戏,中方早就看透了,一边想保住中国市场的订单,一边又要在敏感问题上挑衅,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现在中日高层对话全停了,经济部长级磋商也被无限期搁置,日媒自己都承认“对华沟通渠道断了”,可真正断的,是他们那种“靠中国吃饭还想卡中国脖子”的畸形路子。 说句实在的,现在的中国真不怕这种硬碰硬。日本的汽车、芯片得靠中国市场出货,农渔业更是离不了咱们的订单,可咱们对日本的依赖早就降下来了,海鲜可以从俄罗斯、东南亚买,旅游能去泰国、马来西亚,真要耗下去,先撑不住的肯定是他们。高市早苗以为的强硬,在咱们看来就是自断后路的糊涂账。 现在的日本,渔民在渔港发愁,旅游从业者在店里叹气,只有政坛上少数人还在自欺欺人。要是他们还执迷不悟,中方的反制有的是后招:稀土、半导体材料这些日本工业的命门,咱们手里都攥着呢。真把中国逼急了,这些牌一甩,日本的汽车厂、电子厂都得停摆。 说到底,中国从来不想主动树敌,但也绝不怕别人找上门来挑事。日本要是把咱们的克制当软弱,把核心利益当可以随便碰的摆设,最后只会落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现在的中国早不是当年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核心利益面前,半步都不会退。日本是该好好醒醒了,别等输得底朝天,才明白不作死就不会死的道理,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