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很难被攻占,二战美国不用原子弹,也很头疼?回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日本这个国家很少受到其他国家的攻占。这是为何?二战时,要是美国不用原子弹,有没有别的方法让日本遭受重创呢?关于日本为何在历史上,鲜少有被攻占的经历,这个原因还要从他们的地理位置与邻国来说起。 日本这地方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的防御地形,整个国家就是飘在海上的群岛,被太平洋和日本海死死围着,离最近的朝鲜半岛也有对马海峡隔着,直线距离都得几百公里,更别说离中国、俄罗斯这些邻国了,远得很。这种地理环境直接把陆地进攻的可能掐死了,想打它就得跨海运兵,光渡海这一步就够让人头疼,补给线拉得老长,还得防备海上风浪和敌军拦截。 历史上最典型的就是忽必烈两次征日,1274 年第一次出兵,凑了 15000 蒙古军、6000 到 8000 高丽兵,外加 7000 高丽水手,坐着 300 艘大船和几百艘小船杀向日本,刚开始在对马岛、壹岐岛打得挺顺,结果到了九州博多湾,晚上突然刮起风暴,几百艘船撞得稀烂,1.3万人直接丧命,剩下的残兵只能灰溜溜撤退。 1281年忽必烈不服气再打一次,规模更大,结果还是被风暴掀翻了船队,两次征日全因为这天然的“海上屏障”失败,可见想从海上攻破日本有多难。 而且日本的海岸线看着长,足足3.3万公里,实则能供大规模军队登陆的地方少得可怜,不足10%,大部分都是悬崖峭壁和礁石滩,就算勉强靠岸,也没法快速展开兵力。日本本土73%都是山地丘陵,平原特别少,还都集中在沿海小块区域,一旦登陆部队上岸,就会被山地分割包围,想向内陆推进比登天还难。这种地形简直是为防守量身定做的,守军随便找个山头就能架起枪炮,进攻方只能硬冲,伤亡肯定得爆表。 再看邻国情况,日本周边能称得上有实力的邻居也就中国和俄罗斯,可这俩邻居过去都没把跨海攻日当重点。中国古代主要威胁来自北方草原,朝廷的精力都放在修长城、防游牧民族上,就算偶尔有远洋能力,比如明朝郑和下西洋,也只是搞外交贸易,压根没心思也没实力搞跨海远征。 俄罗斯则是远东地区开发得晚,近代以前海军力量一直集中在欧洲,远东这边连像样的港口和舰队都没有,想跨日本海进攻简直是天方夜谭,等后来有了实力,日本已经通过明治维新武装起来了,再想打就难了。 到了二战,这种地理优势更是被日本玩到了极致,美国就算打赢了太平洋上的海战,想摸上日本本土也难如登天。光是靠近日本本土的冲绳岛战役,美军就付出了7万伤亡的代价,日军战死近9万,还损失了 7830 架飞机和 20 多艘舰艇,要知道冲绳岛只是日本的门户,还不是本土。 之前的硫磺岛战役更惨,美军投入 6 万兵力,打了 36 天,伤亡 2.8 万人才拿下这个小破岛,而日本守岛部队 2.3 万人几乎全员玉碎。这两场战役让美国彻底看清了日本的抵抗强度,日军不光士兵疯狂,还搞神风自杀攻击,飞机直接撞美军军舰,这种不要命的打法让美军头皮发麻。 更关键的是,日本早就做好了本土决战的准备,1945年8月时,本土防御部队已经有235万名士兵,还有225万陆军非战斗人员、130 万海军非战斗人员和 25 万特别守备部队,外加2800万名民兵组成的 “国民义勇战斗队”,上到 60 岁老人,下到15岁少年,还有17到45 岁的女性,全被动员起来扛枪打仗。 空军方面,日本凑了1000多架普通飞机、1600多架自杀飞机,还从朝鲜和华东紧急调来了200架常规飞机和 500 架自杀飞机,计划在美军登陆时发起饱和攻击。陆军更是组建了第一、第二总军,在本州、四国、九州部署了 55 个师团,光本州就有 35 个师团和 2 个坦克师团,还修了大量地下工事和堡垒,准备跟美军打持久战。 当时美国原本计划 1945 年 11 月在九州登陆,之后再打本州攻克东京,但看着冲绳和硫磺岛的伤亡数据,再算算日本本土的防御力量,美军高层心里直犯怵。按照保守估计,登陆本土至少要付出百万级别的伤亡,而且就算登陆成功,日军会躲进山地打游击,战争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物资消耗更是天文数字。 周边邻国也帮不上忙,苏联当时忙着收拾关东军,而且远东地区气候寒冷,补给困难,根本无力大规模进攻日本本土;中国战场虽然牵制了大量日军,但海军力量薄弱,没法组织跨海登陆作战。所以就算美国不用原子弹,想靠常规手段攻占日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头疼也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