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近三十年来,美国在全球外交上的最大失误,或许就是阻止中国完成统一。现在总有美国人

近三十年来,美国在全球外交上的最大失误,或许就是阻止中国完成统一。现在总有美国人捶胸顿足,抱怨美国精英为啥不在三十年前遏制中国,那中国肯定无法发展成今天的样子。说实话,“如果美国三十年前遏制中国,今天就……” 的想法,根本站不住脚,因为在对华问题上,美国的精英们其实没犯多少错误。 说起美国对华政策的那些弯弯绕绕,得从上世纪70年代拉开帷幕。那时候,冷战正打得火热,美国忙着跟苏联较劲,急需找个盟友分担压力。中国大陆正好成了香饽饽。尼克松1972年访华,签了上海公报,等于默认了一个中国原则,顺带把台湾问题搁置一边。1979年卡特政府正式建交,断绝跟台湾的正式外交,撤军废约。这步棋下得准,美国借机拉中国入伙,共同对付苏联。两岸那时有过几次秘密接触,1979年、1981年、1983年,北京提出高度自治方案,台北想留军队和外交权,但谈判总卡壳。美国情报部门早知道这些动静,却装聋作哑,因为华盛顿眼里只有莫斯科,台湾顶多是个短期筹码。结果呢,两岸关系没被搅黄,美国也没费劲去阻拦统一进程。这不是失误,而是战略优先级摆在那儿,冷战大局压倒一切。 转眼90年代,冷战收尾,苏联解体,美国成了老大。很多人以为这时候该轮到收拾中国了,可华盛顿的注意力全跑中东和东欧去了。海湾战争、波黑维和、科索沃空袭,一堆烂摊子等着收拾。台湾那边,美国也没闲着,继续卖武器,F-16战机、佩里级护卫舰源源不断,但这些更多是维持平衡,而不是真心推动经济文化渗透。两岸经贸却悄悄热起来,台商涌入大陆设厂,1990年代中期经贸额就蹭蹭上涨。美国想用台湾当桥头堡,搞内部影响统一,可战略重心全歪了。等到想补救,两岸经济纽带已经绑得死死的,再插手也晚了。 再看1999年那事儿,北约轰炸南联盟大使馆,三名中国记者丧生,二十多人受伤。华盛顿一口咬定是旧地图误炸,可中国民众不买账,全国抗议浪潮涌起。这不是单纯意外,而是冷战后遗症。美国忙着处理巴尔干,忽略了中国的情感底线。结果呢,这事儿像根刺,扎进中国集体记忆,推动国防科技加速。2001年中国入世,本是美国牵头设的局,想用规则框住中国,顺便打开市场大赚一笔。克林顿政府以为这样能捏住经济命脉,甚至影响政治。可中国借势起飞,制造业从低端组装爬到高端链条,十年内工业产值超美,成了世界工厂。美国企业赚翻了,波音通用摩托罗拉排队进场,但没想到中国用规则反超,出口全球,供应链深度嵌入。回头瞧,这等于美国亲手递梯子。 美国精英这些年也没闲着。冷战时联中抗苏,准没错;90年代对台卖武器,留后手;台海危机派航母,亮肌肉;入世设圈套,想控节奏。每步都算盘打得精,可为啥中国照样发展,统一脚步没停?根子在美国总觉得自己能操控别人命脉。两岸血脉相连,不是武力战略能拆散的。中国人骨子里那股韧劲,越压越紧,越堵越钻。那些现在后悔“三十年前没下狠手”的美国人,忽略了本质。就算早早全力压,以中国人口和潜力,也难按死。真正问题不是动手晚,而是从头就低估了统一必然性和中国人自强的底气。这些年美国不少动作,反倒成中国发展的催化剂,这大概是最扎心的讽刺。 想想1989年东欧剧变,老布什政府联手西方对中国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还加意识形态攻势。90年代初苏联散架,中美政治合作基础没了,克林顿沿袭制裁,搞银河号事件,台海危机接二连三,还推和平演变计划,想动摇改革信心。那会儿中国人均GDP才600多美元,美国2.87万,差距大得吓人。美国精英觉得文化攻势一波,就能让中国服软。高端人才大批流美,国内亲美势力活跃,90年代真叫危机四伏,一步错满盘输。幸好战略定力稳住,冷静观察、稳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避免卷入国际争端,专注国力提升和高等教育,为后来腾飞打底。民间虽有怨气,网上段子调侃谁惹美国打谁,谁惹中国骂谁,但1999年大使馆事件把这股气拧成一股绳。 入世后,美国没停手。1996年瓦森纳协定,33国联手对中国高科技封锁,卡脖子想让中国永世打螺丝挣辛苦钱。2011年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推TPP排中国,两党罕见共识,反华不彻底就是不反。2016年南海对峙,美三大舰队主力出动,上将坐镇,摆决战架势,却退缩了。特朗普上台第一令退出TPP,不是目光短浅,而是协议伤中低层利益。他的打法是拉盟友贸易战,国内一片投降声。可全球供应链早绑死,硬脱钩下不了手。说到底,美国对华战略每步制定时都是最优解,换别人早趴下。可对中国,工业体量和韧性让这些招数打折。 现在看,阻止统一才是最大败笔。美国90年代如日中天,航母一停,以为天下服帖。可中国人震惊归震惊,不会服气,更不会安心让人骑脖子上。统一没成,像把剑悬头上,让全国憋劲儿,经济科技军事齐头并进,就为超美、完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