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发现,作为班主任,尽量不要调全体同学的座位,虽然有好多学生及家长经常要求调座位

我发现,作为班主任,尽量不要调全体同学的座位,虽然有好多学生及家长经常要求调座位,比如,用不着按照左右顺序依次调,或者按照前后顺序依次调,事实证明,这样调座位,对班级管理没有一点好处。 去年我带初二(3)班时,就吃过全体调座位的亏。当时有家长在群里说“每月轮流调才公平,不然有人总占前排便宜”,我想着公平起见,就按前后顺序每月整体挪一次。结果第一个月上课,课堂纪律直接崩了——新同桌凑一起聊得停不下来,我一节课得打断四五次;平时安静的女生,换座位后月考掉了18名,家长找过来质问是不是座位影响的,解释半天都没用。 后来我才想明白,全体调座位等于让整个班级“重启”。学生对新环境的好奇劲至少得一周才能消,这段时间听课效率根本上不去;我自己也得重新记每个学生的位置,好几次点错人,尴尬得不行。而且所谓的“公平”其实是伪命题:隔壁班每月调,结果有个家长嫌孩子总坐边上,闹到年级组说“影响看黑板”,最后还是得局部微调。 现在我带的班,一学期只做过两次局部调整:一次是男生近视度数涨了,往前调三排;另一次是两个女生课上总嘀咕,分开坐不同组。这两次调整后,没一个家长提意见,课堂纪律也稳得很。其实家长关心座位,本质是怕孩子受委屈,但与其纠结座位,不如多问孩子“上课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和同桌处得怎么样”。 作为班主任,调座位得抓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视力、纪律),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公平。全体调看似省事,实则是懒政——既浪费时间又制造矛盾,最后落个出力不讨好。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调座位后孩子不适应的情况?或者当老师的,你们调座位有啥好招?欢迎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