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拿中国当提款机?中国每年给世卫缴上亿会费,但自打美国今年1月宣布退出后,世卫就三

拿中国当提款机?中国每年给世卫缴上亿会费,但自打美国今年1月宣布退出后,世卫就三天两头喊没钱,就在2月,这组织还建议各国明后年会费涨20%,这摆明了是想让别人替美国补窟窿? 我最在意的不是缺钱,而是谁被当成接盘侠。我去翻了下世卫往年的财报,有两个关键信息:一是自愿捐款占大头,多数是定向项目,捐钱的说了算;二是会费占比不高,却要兜住日常运营。美国一退,缺的正是这块底盘。现在要涨会费,说白了就是让其他会员补运营缺口,顺带帮一些定向项目续命。 问题还不止钱。钱去哪儿、怎么花、谁负责,外界看不清,出了问题也没人担责。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涨20%,很像先让你把卡交出来,再慢慢解释账目。更要命的是,口子一旦开了,后面还会不会再来一次“临时性调整”,谁说得准。 不少人说,全球公共卫生是公共品,大家都得出力。这话没错,但公共品也要讲规则。最起码三条底线:账目要细到项目、节点和负责人;绩效要有明确指标,达不到要扣回;分担要和话语权、执行效率挂钩,不能只认“谁好说话向谁要”。做不到这三点,涨幅再小也不该轻易答应。 别以为退群的那位就真不花钱,它可能转向双边渠道,钱照样花,还更能掌控方向。世卫这边如果继续挤压老实成员,最后只会两头受制:钱少了,信任也没了。最现实的风险是,发展中国家本来就紧,医改、疫苗、基层培训都要钱,谁愿意把有限预算拿去填别人留下的坑。 我赞成中国继续参与全球卫生合作,但出钱要有条件:项目制拨付、全流程公开、独立审计、问责落地。可以多投,但要投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比如实验室能力建设、疫苗冷链、应急物资储备、数字化监测,这些投入对全球都有溢出效应。 还有个小道消息值得盯:有几家大出资方在谈“绩效扣减条款”,简单说就是完不成目标就自动减付。如果这条成了,规则会往好的方向走。到那时再谈分摊,才有谈判空间。 这事没有非黑即白,但底线清清楚楚。理性支持全球公共卫生,拒绝不透明的摊派。你觉得在没有清晰账目和责任机制前,应该答应这20%吗?我更倾向于先要规则,再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