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动真格了!不再打嘴仗了! 这件事得从11月23号那天说起,中国海事局通过大连海事局发了个正式通告,明确说了从当天下午4点开始,到12月7号下午4点,整整两周时间,渤海海峡和黄海北部的一块海域要执行军事任务,任何船只都不能进。 通告里的坐标范围,往地图上一落,刚好是渤海海峡的嗓子眼——南边顶着山东半岛,北边挨着辽东半岛,等于把京津冀的海上大门给护住了。这地方可是历史上的“伤心地”:甲午战争时日军从这儿闯进来直扑东北,朝鲜战争时期美军舰队把补给线架在黄海,那时候咱们没实力,只能看着家门洞开。可今时不同往日,这扇门,咱们必须自己把牢。 为啥偏偏选在这会儿、在这地方动真格?黄海的分量,懂点地缘的人都清楚。它不只是京津冀的“海上护城河”,更是咱们掌控台海局势的战略支点。往外能辐射西太平洋,往里直接守护京畿重地。以前有些国家总爱来这儿刷存在感,2010年美韩在黄海搞大规模军演,那会儿咱们海空力量还没如今的家底,只能靠外交表态硬顶。可到了2023年,美加韩又喊着“十年最大规模”军演来晃悠,结果参演兵力砍了一半,时间也缩了水。原因很简单:咱们的海空电子战部队直接抵近警戒,当面形成压制。那一次之后,美军在黄海的动作明显收敛了不少,算是实打实的“分水岭”。 而且这次军事任务绝对不是临时起意。早在11月18号到25号,黄海南部就已经划定区域,每天早八点到晚六点雷打不动搞实弹射击。把这两次任务串起来看,前后跨度快一个月,总时长超五百小时,这哪儿是零散训练,分明是一套周密的“连环部署”。这种紧锣密鼓的安排本身就是态度:别再跟咱们玩文字游戏,实力咱们当面亮给你看。 这次任务更让人提气的是,福建舰航母编队已经稳稳扎在指定海域,成了最硬核的压舱石。之前日本媒体还在叫嚣“联合美军反制福建舰”,现在咱们直接把航母开到黄海练实战,就是用实际行动打脸。要知道福建舰刚入列没多久就形成战斗力,它往这儿一靠,再配上岸基导弹、潜艇部队和海空战机,一套立体防御网直接铺开。这张网不光能守好家门口,往外延伸还能牵制日本境内的美军基地,对从关岛、夏威夷赶来的舰队形成有效拒止。这才是真正的战略威慑力,比一万句表态都管用。 看看国际上的反应,就知道这次行动的分量。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被记者追问时,支支吾吾只说“已注意到相关信息”,压根不敢像以前那样放狠话。韩国媒体更是慌忙撇清关系,急着声明“近期无联合军演计划”,就怕被卷进来。这说明咱们的行动精准戳中了他们的要害,那些想搞小动作的势力,这下是真没了底气。 咱们向来是先礼后兵,外交场合不知强调过多少次“中国近海不是他国军演后花园”,可有些国家就是当耳旁风,觉得咱们只会“动口不动手”。这次咱们不费口舌,直接用航行警告划清红线,用实弹训练亮明肌肉。道理很简单:对那些想在咱们家门口挑事的,光讲道理没用,得让他们亲眼看看咱们的拳头有多硬。 这些年咱们的海疆防御,其实一直在打怪升级。以前咱们只能靠小吨位舰艇在近海巡逻,现在航母、万吨大驱一批批入列;以前搞实弹演习还得提前“打招呼”,现在说封海就封海、说练兵就练兵。这背后不是运气,是每年真金白银的国防投入,是无数军工科研人员熬出来黄海这地方,历史上吃的亏太多了,现在咱们有能力守,就绝不能退。这14天的军事任务,既是练部队的实战本事,也是给所有盯着咱们海疆的势力提个醒:中国的领海主权,半分都不能碰;家门口的安全,咱们自己能守好。 12月7号封海结束,但守护海疆的决心不会停。从渤海海峡到黄海北部,从福建舰到岸基导弹,这些看得见的力量,都是咱们过日子的“安全锁”。过去咱腰杆软,没能力护不住家;如今咱底气足,就得把家门看紧。这哪儿是动真格,这本来就是守土有责——守好自己的海,护好自己的人。那些还想在咱们家门口晃悠的,可得想明白了:现在的中国,早不是任人拿捏的样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