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已经意识到,与其与中等国家结盟,让中等国家在大国之间横跳占便宜,吃力不讨好,

美国已经意识到,与其与中等国家结盟,让中等国家在大国之间横跳占便宜,吃力不讨好,不如联合中俄,控制中等国家,获取更大利益。这是目前很明显的地缘政治动向。中美G2已然形成,俄乌冲突一旦结束,中俄美G3也会形成。 上周在深圳和一个做电池材料的朋友聊天,他说菲律宾供应商突然改合同,镍矿今年只走中国通道,美元结算要加价,欧洲客户的交期也要重排。理由不是市场波动,而是出口路线和安保条款被上面收紧。听完我很直观的感受是:G3的影子已经落到工厂门口。 很多人还停留在“拉小盟友”的老思路,其实节奏变了。大国直接握住阀门,路线、结算、保险都按规则走,小国想两边讨好更难了。别把他们想坏,他们的财政、能源、航运安全都捆在别人手里,能做的就是在缝里求生。 这对中国是好是坏?短期链条更稳定,谈判更直接,少了折腾。长期风险也在那儿:三方框架不是铁板一块,任何一边临时换筹码,整条线就要改。乌克兰停火那一刻,能源、航线、支付的分区很可能重画,到时不是谁说谁就能占便宜。 外贸圈其实已经在按这个逻辑办事:资源走俄线,制造走中线,资金用美线,小国被安排在配套位,议价空间越来越窄。我不担心企业适应不了,我担心信息不对称,别人规则变了半个月后你才知道,那就会被动。 真正的悬念在这里:美国会不会用科技和金融换地缘妥协?中国会不会用市场换通道稳定?俄罗斯会不会用资源换安全缓冲?只要有一方临时变招,几十个国家的预算和合同要重做,企业的现金流也要跟着抖。 我的判断是,中等国家不是没机会,要么把某个细分能力做到不可替代,要么抱团把规则打包谈,否则就只能在价格表里被标注。企业也是一样,别迷信任何单一承诺,分散渠道、锁长期合同、准备风险金,这是活下去的基本功。 等到乌火停下,第一波信号不会是新闻,而是报价单、保险条款和关务流程的细节变化。那时候你就会发现,地图已经悄悄改过。你觉得,小国还有翻盘的窗口吗?我倾向于有,但时间很短,动作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