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本为什么首相和内阁换来换去,可国家却一直很稳定?原因其实很简单,首相不过是个摆

日本为什么首相和内阁换来换去,可国家却一直很稳定?原因其实很简单,首相不过是个摆在台面上的摆设,真正掌控权力的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和稳固的官僚体系。 我今年在东京跑访,出租车司机跟我聊天,说首相像值班经理,交接一次流程不变。我笑他段子多,他却认真说,换谁都得照制度办。我想起一个在经济产业省工作的老同学,十年里换了三任大臣,他没换办公室。他给我看过一份能源补贴的方案,新任大臣上来喊得很猛,最后只改了几个数字,因为预算和企业绑定,动大框架要过太多关。 有次我问到一桩大型招标,他把名片放在桌上,说别再追这个细节,后面有规则。他说的是“规则”,不是“人”。一个星期后,他被调去附属研究机构,名义升级,实际换位置。我以为他受了处分,他却说这叫“旋转门”,离开不等于没影响,他的同事还在原位继续把关。 党内运作也是这样。我跟一位自民党地方议员吃饭,他把派系比作公司部门,首相是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出了问题就换人,方案还在。他说新总裁上台前,政策草案已经被几路人谈到差不多,媒体看到的是火花,背后是妥协。你可以不喜欢某个名字,但一套流程会把棱角磨平。 有人问这稳有没有好处?有,危机来时不至于乱。我也担心副作用:决定被拉长,责任被分散,真正需要快刀的时候,刀会被收起来。少子化、工资停滞这些硬题,不靠口号,需要敢拍桌子的人。但敢的人最后往往被“吸收”,变成温和版本。不是他没胆,是系统把他变成团队的一部分。 我也问过那位司机,如果明年又换,能不能看到真变化?他说可能会变的是叫法,不是方向。我回酒店,手机推送说某派系正推一个妥协候选人,我一点不意外。稳定当然是资产,关键在于什么时候该让系统容得下“破坏性创新”。如果有一天问题积累到阈值,这套稳的机制还能兜得住吗?还是会逼出一个愿意和旧规则翻脸的领导?我不站队,我只提醒:别把表面的热闹当成真实的转弯,看人事不如看流程,看口号不如看预算。至于答案,或许要在下一次大考里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