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假如琉球群岛现在的托管人是中国,或者琉球至少能够保持独立主权地位,现在东亚的地缘

假如琉球群岛现在的托管人是中国,或者琉球至少能够保持独立主权地位,现在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会是怎样的呢?美国用以军事遏制中国的“岛链战略”不能成立,自然断链,无法闭环,二、三岛链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不是地图上的几条线的问题,而是现实中船队怎么走、飞机怎么飞、补给怎么接。把琉球变成缓冲带,太平洋的门就不那么好关了。美国的部署没法一口气把压力压到我们家门口,很多动作会被迫在外海消化。你以为这只是军事?其实贸易、渔业、能源都跟着变。 我在冲绳做过短期交流,机场外的路牌都是双语,基地旁边孩子骑车上学。如果那片海域的通行规则换了,日美的习惯动作就要改,风险也要重新算。钓鱼岛周边的执法不再是近岸博弈,而是隔着一道带电的围栏。东京的媒体可以喊话,但海上谁有雷达和补给点,谁就有话语权。 有人说十年太久,船舰绕岛一圈更提气。我不否认震慑的价值,但硬冲一次,效果可能只有一天;把通道、港口、通信网、一线驻点慢慢织起来,效果是每一天。更重要的是,一旦台海有风浪,日本要插手,第一步不是出航,而是问:哪个航道安全、谁给加油、飞行许可从哪批?每一个节点都是我们能做文章的地方。 慢棋最怕半途而废。琉球的文化、历史、民意都复杂,谈判桌上需要耐心,也需要稳健的经济牵引。别把它当成口号工程,得是能让当地人过得更好的长期方案。只要港口有货,学校有老师,医院有药,外部军力的借口就少一分。 我最担心的是国内的注意力被短期热点带走。一次热搜不等于一次胜利,真正改变格局的是十年如一日的投入。有人质疑:万一对方调整布局,我们白忙活?我看未必。把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对手变招,我们也能选择回应的时间和地点。比起硬碰硬,我更偏向让对方每一步都要付出更多成本。 悬念在这:谁来扛下这盘慢棋的责任?如果能把琉球做成制度化的安全缓冲带,东亚的风向会变。等这一天到来,很多口号自然就不需要再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