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网传贵州榕江上演抢亲,官方回应,究竟真相如何

11月26日上午,一则标题为“现实版《盲山》,我在贵州亲历抢亲”的帖子引发热议。有博主在网上发文说,去参加贵州苗族的新年

11月26日上午,一则标题为“现实版《盲山》,我在贵州亲历抢亲”的帖子引发热议。

有博主在网上发文说,去参加贵州苗族的新年,她目睹了当地真实的抢亲。

01榕江抢亲事件始末

博主可爱的小鱼酱(化名)表示当时很多人在村里广场上跳舞,她看到一个男的扯着一个女孩就走。

周围人一片欢呼,她也跟着去看热闹,听人说是抢亲。

作为一个旅游博主,小鱼酱本以为可以目睹当地的民俗活动,结果却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小鱼酱发现女孩一直在哭,于是便问女孩是不是当地人,她说是。接着小鱼酱问她愿不愿意留在这里,她说不愿意。

女孩的哭泣与周围人的欢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小鱼酱想起了电影《盲山》中的情节。

“抢亲”的男子母亲拽着女孩不让其离开,该女孩哭泣并表示“不想呆在这里”,女孩手中拿着手机向亲友求救。

小鱼酱本想上演英雄救美,但周围人对她说不要多管闲事,这是他们当地的风俗。

小鱼酱本想让在场的几个男生离开,却遭到对方威胁“再待在这里,把你也抢走”,她只能离开。

由于其恶劣的性质让人想起了去年的丰县八孩女小花梅,主流媒体马上介入调查。

齐鲁晚报记者致电榕江县委宣传部询问了此事,工作人员表示宣传部门已与当事人核实,称这件事是误会。

“抢亲事件”双方为从小认识的同村情侣,是一对恋人,25日晚为两人订婚之夜。

26日下午16时,榕江县兴华派出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苗族有拉人的习惯,拉一下表示女方金贵。”

对于帖子中提到女孩哭泣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这是风俗的一部分,女孩离开娘家都会哭泣表示不舍。

网上还流传了一段被抢女孩发出的录音,女子姓潘表示她确实是自愿婚嫁。

但小鱼酱也再次发布视频,表示对这样的说法她并不认可,并给出了理由。

小鱼酱认为官方照片中女孩头发的颜色不对,抢亲现场为黄色,而一天之后头发变黑,这不符合常理。

02究竟真相如何

两方各执一词,真相一时间成为了关注焦点。

这件事有很多可疑的点,从照片上看,被抢女孩看上去很从容,而且拿着手机还能发信息。

如果是抢亲,这位博主为何没有被抢,这点有些说不通。

还有一点,小鱼酱逃出来后为何没有报警?如果只是在网上发帖而不是第一时间报警,正义性就会大打折扣。

至少也应该是两者同时进行,但目前看来,当地警方并未在舆论发酵之前接到任何报警信息。

再说苗族的结婚习俗,当地确有新娘哭嫁这一习俗,谁来就向谁哭,作道谢之礼节。

目前苗族的抢亲,一般都是情侣双方共同商定了抢亲的时间和地点。届时,男方约几个要好的伙伴,去把新娘抢回家。

这与小鱼酱看到的抢亲过程基本吻合,这件事是误会的概率非常大。

根据最新消息,小鱼酱已经与贵州榕江县政府的工作人员见面。

工作人员给她看了一系列的证据,有当事女孩拍摄的视频,双方也澄清了误会。

当晚威胁把她抢走的几个男性是在开玩笑,事后也对她进行了道歉。

小鱼酱也向当事新人道歉,并向社会大众澄清误会。虽然这是个美丽的误会,但也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当地移风易俗。

自愿婚嫁被误传为“抢亲”,误会产生的原因更应探究。

03抢亲是陋习还是民俗

这次误会最核心的两个环节,一个是抢亲,另一个是哭嫁。

哭嫁不止在苗族,很多新娘在出嫁离家前都会不舍,落泪是真情流露。

抢亲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民俗是造成误会的起因,如果没有抢亲,新娘的哭泣一定会被认为是喜极而泣。

这让人想起了很多打着民俗招牌的各种婚闹,结果造成了无数的悲剧。

结婚本是喜庆的日子,一些有趣的民俗环节可以增进婚礼的气氛,但是抢婚这种陋习应坚决摒弃。

抢婚不仅容易造成事故,更容易滋生违法犯罪,不少犯罪分子打着民俗的旗号强抢民女。

奥斯卡提名纪录片《迷雾中的孩子》讲述了一个12岁苗族女孩琪被抢亲的悲情故事,本应去澳洲读书的琪因为抢亲只能一辈子生活在大山之中。

抢婚是旧社会中土匪的传统,是对女性权利和尊严的严重侵犯,这种习俗是与现代价值相悖的。

长江黄河不会倒流,抢婚这种陋习也将会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