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新乡南太行之行|关山的奇险秀美,去过才知不虚此行

提起河南的山水,很多人先想到云台山的红石峡、老君山的金顶,却少有人知道,在辉县上八里镇的南太行深处,藏着一座兼具“雄奇险

提起河南的山水,很多人先想到云台山的红石峡、老君山的金顶,却少有人知道,在辉县上八里镇的南太行深处,藏着一座兼具“雄奇险秀”与“千年故事”的宝藏景区——关山。这里是太行八径之三的古关隘,是国家地质公园,更是能让你一天之内览尽“桂林之秀、张家界之奇”的自然奇观地,来过的人都说,它的壮美,丝毫不输5A景区。

若说关山的魂,先得从它的“历史骨血”讲起。春秋战国到明代,这里始终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关山”之名,便从千百年的金戈铁马中得来。更有意思的是,这片险峻山水还藏着两段传奇:古代谋略家张良曾在此隐居,留下诸多遗迹;近代袁世凯失意时也曾避居于此,给民间添了不少传说。走在景区的石板路上,脚下的每一块石头似乎都在低声诉说着过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但关山最让人惊艳的,还是大自然用亿万年时光雕琢出的“地质奇观”。这里堪称“华夏第一滑塌奇观”,漫长的地质演变与剧烈的地壳运动,把南太行的秀丽狠狠揉进了雄浑的山体里,造出了一幅立体的山水长卷——飞瀑流泉挂在峭壁上,清溪幽潭藏在峡谷间,石奇崖秀立在云端,云海飞渡时,整个景区都像飘在仙境里。

要赏关山的奇,天柱峰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第一站。站在这座矗立在万仞绝壁上的石柱下,你会瞬间明白“擎天玉柱”四个字的分量——300余米的高度,让它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剑,又似一尊守护太行的巨人。抬头望去,石柱的轮廓带着几分桂林山水的灵秀,仔细看,又有张家界群峰的苍劲,明明是北方雄浑的地形,却生出这般独一无二的景致,让人忍不住感叹:原来太行也能有如此“柔情”的一面。哪怕你见多了名山大川,此刻也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自觉渺小如尘埃,所有的烦恼都被这壮阔的风景冲得烟消云散。

看完天柱峰,别着急下山,沿着步道往悬崖深处走,东灞头观景台会给你第二个惊喜。这座建在悬崖峭壁之巅的观景台,虽有几处配套设施还在完善,但三个小小的观景平台,却能把南太行的“千山万壑”全装进眼里——远处的老爷顶云雾缭绕,谷底的八里沟绿意盎然,左侧的黑龙潭隐约可见,连更远的王莽岭都能瞥见一角。站在这里举着手机,随手一拍都是能刷爆朋友圈的大片,难怪很多媒体都爱来这儿取景,说它“一站览尽三A景”,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要是问关山的“核心灵魂”在哪,老游客都会告诉你:是红石峡。这条藏在徒步返程路上的峡谷,堪称“不去必悔”的存在。有些人为了省劲儿,看完天柱峰就搭车下山,甚至连天柱峰都懒得爬,下车拍张照就走,殊不知这样简直是“买椟还珠”——红石峡的美,才是关山最动人的底色。

走进红石峡,仿佛闯入了另一个世界。丹红色的峭壁层层叠叠,曲折蜿蜒的峡谷里,溪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130米落差的飞瀑从悬崖顶端奔涌而下,砸在潭里溅起细碎的水花,凉丝丝的水汽扑在脸上,连夏天的燥热都被浇灭了。别看峡谷号称只有500米,可上上下下走完全程得花两个小时——一会儿要走贴着峭壁的栈道,一会儿要跨过小溪上的石板,一会儿又要抬头看头顶仅容一线的天空,每一步都是新鲜的体验。尤其是阳光透过缝隙洒进峡谷时,红色的岩石被染得发亮,溪水泛着粼粼的光,美得像一幅会动的油画。

除了赏景,关山还是座活生生的“地质博物馆”。带孩子来这儿开展研学,可比在教室里看书有意思多了——能近距离触摸丹霞地貌的岩石,感受亿万年时光在石头上留下的纹路;能钻进“一线天”里,亲身体验地裂形成的奇观(最窄处只有20厘米,两个人并排走都得侧着身子);还能听专业讲师讲地壳运动的奥秘,知道那些奇形怪状的石柱、峡谷是怎么来的。在这里,地质知识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能摸得着、看得见的真实景象。

有人说,关山就像南太行的“私房景点”,没有那么多商业化的喧嚣,却藏着最本真的山水之美。它有历史的厚度,有自然的奇绝,有徒步的乐趣,还有研学的意义。如果你想找一个既能放松心情,又能收获惊喜的地方,不妨来关山走一走——站在天柱峰下感受天地辽阔,在红石峡里听瀑布叮咚,到东灞头看千山万壑,你会发现,原来河南的山水,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精彩。

文图片来源于新乡南太行关山景区,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所有转载的图片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