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后宫是中国古代祭祀妈祖的庙字建筑。据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娘,生于宋太宗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因聪颖、并能踩浪渡海,救过许多遇难的渔民。公元987年,她在湄州岛的湄屿峰上羽化升天。


人们为了纪念她,就立此庙宇。历代的皇帝先后敕封妈祖为“天妃”、“天后”。位于福建泉州的天后宫素有“温陵圣庙”之称,也是中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


它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庙址原是“善舶客航聚集之地”,在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时,经郑和请奏而重修。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统一台湾时,泉州人施琅以妈祖显圣助阵,奏请晋封天后,庙遂称“天后宫”。




大殿面阔3间,进深4间,为木构重檐歇山式;后殿立有两根婆罗门教式石柱,蔚为壮观。


坐落地:福建省泉州市
结构:木与砖石结构类型:庙宇
时间:始建于1196年